“侯爺,真不用回朝廷一趟嗎?”
“不用,來之前就跟皇上說好了,之前為照顧俞將軍的心情,沒拿出來……”李青取出諭旨,“諾,這是皇帝的旨意。”
戚繼光接過看了內容,頓時喜形於色,小心揣好之後,比李青還要急切,連忙道:“那咱們快快行路吧?”
李青好笑道:“不急這一時三刻,先吃些東西,吃飽了才有力氣。”
頓了下,“話說,你真就如俞將軍說的那般怕媳婦兒?”
戚繼光臉上一熱,悻悻道:“侯爺你彆聽那廝瞎說,我……至少,絕對不影響帶兵、練兵。”
李青忍俊不禁,打趣道:“這麼說,俞將軍說的都是事實嘍?”
“呃嗬嗬……聖人不也說了嘛,遠之則怨,近之則不恭,我就是太寵著了,真要說怕……我怕她做甚?”
李青好笑點頭,說道:“去了台州也就算穩定住了,自可接家眷過去,這些年你為國效忠,頻繁奔波,都沒來得及孕育子嗣,這下好了,可以忠孝兩不誤。”
戚繼光乾笑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心頭火熱。
許是分開了太久,又許是整日接觸語言都不通,道理更講不通的草原人久了,時下的他隻覺媳婦兒溫柔又賢惠。
戚繼光壓下上揚的嘴角,岔開話題問:“侯爺這次是專程帶我去台州的嗎?”
“嗯。”
“這樣的話……那下官就不耽誤侯爺大事了。”戚繼光說道,“有皇上的旨意,去了那邊我也能從容處事,侯爺你該忙忙,我自己去就成。”
李青說道:“我現在也沒什麼可忙的,閒著也是閒著,順便我也想了解一下東南的情況,看看可有倭寇出沒。”
“既如此,那就有勞侯爺了。”
戚繼光微微點頭,繼而問了一個當初李時珍問過的問題:
“侯爺對下官……何以如此優待?”
李青也給了相同的答案:“因為你比較特殊。”
戚繼光詫異道:“下官……哪裡特殊?”
李青哈哈一笑,笑而不語。
在縣城吃過東西,又帶上乾糧和水,李青開啟了狂暴趕路……
戚繼光武人出身,體魄自然優於李時珍多多,對李青的高強度趕路並無不適,隻是有些不好意思。
堂堂大丈夫,卻讓人背著趕路,且背他的人還是在大明叱吒風雲的永青侯。
戚繼光哪能泰然處之?
還好,李青趕路的進度實在太快了,這種難為情並未持續多久,便抵達了目的地。
見過當地知府、衛所指揮使之後,戚繼光便開始了籌備。
李青則是在周圍一帶打探情況……
從知府口中獲悉,遠不如直接問沿海百姓來的真實。
經過連續走訪調查,還真獲悉了有關倭寇的信息,不過,也不能說是倭寇,隻是一些走私的浪人。
對此,李青倒不是太意外,也不是太難接受。
朝廷雖然一直打擊走私,可走私情況從未真正杜絕,況且,朝廷對出口日本國的商品定價略高,加之日本國的銀礦開采成本越來越高,如此情況,完全在情理之中。
不過,今日能走私,明日就能明搶。
李青認為之前的前瞻並沒錯,日本浪人冒著觸犯大明律法的風險搞走私,顯然是快活不起了。
隨著生存條件進一步被壓縮,明搶隻是時間問題。
在台州逛了一圈兒,李青又去了福建沿海地區走訪,這邊倒沒有走私的情況。
這也可以理解,畢竟,福建不如浙江富裕,工商業也不如浙江多多。
接著,李青又去了杭州,寧波等地方走訪調查,走私情況屢見不鮮,深入了解之後,發現情勢較為複雜,參與其中的有商賈、有平民、有官員。
走私不上稅,價格自然優惠多多,且許多百姓全然將其視作了額外的經濟來源,紅薯土豆這些粗糧,都能賣上麥子稻米的價格,獲益頗豐之下,自然趨之若鶩。
李青有些無奈。
若參與其中的隻是商賈和官紳,雷霆擊之毫無心理負擔,可百姓參與其中……就不好搞了。
不是心軟,而是暴力打擊,隻會把百姓逼為‘倭寇’,到頭來,吃虧的還是大明自己。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對商賈、官員動刀無妨,他們又不會造反,可廣大百姓……還是要溫和一些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