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想了想,道:“我覺著你就是多心了,隻要永青侯長青,你就絕對安全,難道你懷疑永青侯不能長青?”
戚繼光一怔,心焦之情緩和了不少。
“好久沒有永青侯的消息了,也不知道他有沒有回來。”
“永青侯去哪兒了啊?”俞大猷好奇問。
戚繼光微微搖頭:“我知道永青侯去了海外,具體去哪兒就不知道了,唉,也不知道他啥時候能回來。”
“嗨~”俞大猷渾不在意的說,“永青侯回不回來,又不耽誤咱們打倭寇,你還真擔心,自己會因為清丈田畝遭清算啊?”
戚繼光默了下,問:“老俞,你有沒有發現……大明好像有點不一樣了啊?”
“有嗎?”俞大猷撓撓頭,一臉茫然。
“……算了,不與你說了。”戚繼光歎了口氣,“我去與夫人交代些事,一會兒就帶著兵走,這次就不喝酒了,等我回來,咱們再好好喝一場。”
俞大猷點點頭,說道:“也彆太上綱上線。”
戚繼光苦笑搖頭:“那麼多雙眼睛看著呢,我上綱上線他們惱我,我不上綱上線,他們則會在此事上大做文章,以杜絕未來武將再乾政。還有皇上,太上皇,那麼多雙眼睛瞧著,我隻能上綱上線。”
俞大猷撓撓頭,安慰道:“你剿倭的功勞,幾乎人儘皆知,皇上和太上皇即便不顧民心,也要顧軍心,不會有事的。”
頓了下,罵道:“娘的,這是哪個王八羔子出的餿主意?”
說起這個,戚繼光也來氣,冷哼道:“新任戶部尚書張居正!”
聖旨上有一句——朕聽納張居正諫言。
“還得是這群玩筆杆子的,動動嘴皮子,咱們武將就得受著……”
“打住打住。”戚繼光打斷他,“時勢如此,抱怨也沒用,這種話還是不說為好,萬一傳出去,有你的小鞋穿。”
“怕他?”俞大猷冷笑道,“老子為國而戰……”
“老俞!”戚繼光皺眉。
俞大猷深吸一口氣,煩躁地擺擺手,甕聲道:“好吧,我不說了便是,倭寇你放心交給我,專心搞你的清丈田畝,你腦子比我好使,我也不勸你什麼,好好保重!”
戚繼光歎了口氣,說道:“你也保重,替我好好招待那群狗娘養的!”
“嘿嘿……我保證好生招待他們,讓他們來了都不想回去。”俞大猷一臉獰笑。
~
淳安縣衙。
一眾衙役瞧著這位新官上任的海老爺,不苟言笑的黑臉破天荒露出笑意,突然有些發怵。
剛上任不過一個月,他們的油水就一降再降,即將就要降無可降了。
海瑞才不管他們如何作想,淡淡道:“詔書你們也看到了,自今日起,全麵清丈田畝!”
其實即便沒有詔書,海瑞也要著手清丈田畝了,隻是如此這般更師出有名,做起事也底氣更足。
海瑞很開心。
雖然太上皇退位了,可新帝也是個英主。
“海大人,詔書上可是說了,清丈田畝要戚將軍同意才行。”主簿開口提醒,“戚將軍不在,如此……怕是不好吧?”
海瑞瞧了他一眼,淡淡道:“戚將軍隻有一個,江南數省的田畝清丈,戚將軍哪能麵麵俱到?再說,詔書講明了,最終要戚將軍確認,可推行由地方行政官主持。本官乃淳安知縣,自有這個權力。”
縣丞接言道:“海大人,現在推行未免太早了些,不若等一等,等戚將軍走訪到我們這裡時,咱們再推行,如此,既是尊重戚將軍,也省了諸多不必要的麻煩。”
“不必要的麻煩?”
“是啊是啊。”主簿連連點頭,“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海老爺您剛來,還不知道那些個地主老爺的厲害……”
海瑞怒道:“我是本地知縣,他們是我治下的百姓,我大明的官員什麼時候要看地主士紳的臉色了?”
二人一滯,心頭震怒。
隻覺這人不可理喻。
不看士紳臉色,你收稅都是個問題,收不上來稅,你如何交差?
你如何升遷?
他們伺候了三任知縣,從沒見過海瑞這種不知所謂之人。
上任不與本地士紳結交也就罷了,還對縣衙內部動刀子,這也罷了,看這架勢,還要跟本地士紳地主動刀子……
一個月就十幾石祿米,你玩什麼命啊你?
“海老爺……”
“砰——!”
海瑞重重一拍桌麵,叱道:“你們到底是本官的下屬,還是士紳的喉舌?如果是前者,就奉本官之命行事,如果是後者……現在就可以回家了。”
二人:(⊙O⊙…
不是,這麼勇的嗎?
“可還有話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