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覺得還是明言才好。”
“……楊大人請說。”
“孟子雲: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此話,你是否認同?”
沈煉沒想到楊慎會由此一問,詫異道:“難道楊大人不認同,還是說……永青侯有高見?”
“都不是,我很認同,永青侯亦深以為然。”
楊慎說道,“可若是真正去踐行這句話呢?”
沈煉一滯。
“真正意義上去踐行這句話,你可願?”楊慎問。
“我……”沈煉一時竟不知該如何是好。
“我大明伊始,便是江南富有,開海通商百五十年下來,江南與大明其他省份的差距更是進一步拉開,已然具備了踐行這句話的條件。”
楊慎說道,“真正意義上讓民貴,讓社稷次之,讓君為輕;讓聖人之言具現化……你以為好還是不好?”
“肯定是好的,可是……”
“既有可是,那便是不好。”楊慎沒有為難沈煉,苦澀道,“其實我也這麼以為,可永青侯不這麼以為,而且……時勢到了如今這一步,好像也沒的選了,隻能如此。”
沈煉默然道:“都說父母官,父母官……其實,百姓才是官員的衣食父母,讓百姓過好日子,讓百姓豐衣足食,是我們這些做官的、做臣的職責所在,這些我很認同,可若是一絲不苟地去執行……一個不慎,這高樓廣廈,怕是有轟然倒塌之凶險啊。”
“我也這麼想,想來,九成九的人都這樣想,可時代已然到了這一步,隻能做出選擇。”楊慎輕歎道,“而且,我們好像已經不具備走回頭路的可能了。”
沈煉怔然:“下官不太明白。”
“皇權隻能越來越弱,嗯……這麼說,也不準確。”楊慎思忖少頃,說道,“準確說應該是皇帝隻會越來越弱。”
沈煉微微皺眉,半晌,問道:“永青侯希望我怎麼做?”
“用他的話說,擁抱新時代。也就是順勢而為。”楊慎說道,“再具體一點,就是允許新鮮事物的產生,允許不穩定的因素出現。”
“再具體一點呢?”
“引導它繼續前行。”
沈煉沉默了。
雖然楊慎沒說‘下放民權’這種尖銳的話,可依舊讓沈煉驚心動魄。
“下官委實不明白,如今不好嗎,為什麼一定要大刀闊斧?”沈煉費解又憂心,“就如王莽新政,怎麼看都是好的,可卻釀造了悲慘結局,害了無數百姓,永青侯此舉……實在太瘋狂了。”
楊慎苦笑歎息:“當時我也是這麼想的。”
“這麼說……楊大人現在改變主意了?”
“不是我改變了主意,而是我被動改變了主意。”楊慎說道,“其實已經沒的選了,你來江南時間還不長,等你坐上巡撫大位,再等兩年,你就有深刻體會了。”
沈煉沉吟著說:“京師那邊……可有人知曉此事?”
“我不知道,不過……即便永青侯沒與他們說,到了今日,他們多少也會有所預感。”
沈煉:“皇上呢?太上皇呢?”
“太上皇應該知道,皇上……應該不知道。”楊慎說道,“知不知道也不重要,慢慢你就知道了。”
楊慎問道:“你怎麼想?”
沈煉沉默許久,苦澀道:“楊大人不也說了嘛,沒的選,既然沒的選,那便……試一試吧。”
~
欠五百字,馬上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