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一怔,朝李青道,“這位就是太子殿下吧?”
“是,你什麼時候進的京?”
“微臣俞大猷,參見太子殿下。”俞大猷先行了禮,這才說道,“今日剛到,才從皇上那兒過來。”
“你就是俞大猷?我以前聽父皇說過你,還有一個胡宗憲……”小家夥表現欲滿滿,“你在邊鎮忙關內外融合的事,是吧?”
“是,不想殿下竟知道微臣,臣榮幸之至。”
畢竟麵對的是太子,是國之儲君,一向粗獷的俞大猷,也難得文縐縐起來。
“俞將軍辛苦,既然來了,今日就在本宮這裡就餐吧!”朱翊鈞相當慷慨的說。
下一刻,
“啪——!”
李青沒好氣道:“這是你家啊?你還慷上我的慨了。”
朱翊鈞:“……”
俞大猷:“……”
“去書房練字去。”
“我是太子,有什麼是我不能聽……去就去。”小東西悶悶道,“說好了,吃火鍋哈。”
“殿下慢走。”俞大猷禮節性的道了句,接著,咧嘴一樂,又恢複了李青熟悉的姿態,嘖嘖道,“一晃許多年不見,永青侯還是風采依舊,要不說太祖皇帝英明呢,不封彆的,就封‘永青’,果然還是有先見之明的……”
李青滿臉黑線,好氣又好笑的說:“你來我這兒,不隻是為了敘舊吧?”
“啊,對,差點忘了正事!”俞大猷一拍腦門兒,問道,“內閣高大學士諫言皇上一鼓作氣融合漠北……此事,侯爺可知道?”
“略有耳聞。”李青問道,“你覺得高大學士的諫言如何?”
“我想弄他親娘……”俞大猷張口就來,隨即意識到這不是在邊鎮,清了清嗓子,憤懣道,“他這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可苦壞了俺們,真的是……氣煞人也。”
李青忍俊不禁,失笑道:“有困難可以提嘛,皇上還是通情達理的,對了,胡總督呢?”
“胡總督前些時日染了風寒,我一個人來的。”俞大猷走到石桌前坐下,歎道,“胡總督體諒朝廷的難處,皇上也知我們不易,可某些人卻全然不顧我們的難處……”
俞大猷餘怒未消,罵道:“今兒若不是皇上當麵,若非那廝是大學士,我非揍他一頓不可,娘的,可顯著他了,這給他能耐的……”
高拱的脾氣李青是了解的,俞大猷的脾氣李青更了解,李青能想象到當時的場景……
“經費問題沒談妥?”
“嗯!”俞大猷悶聲道,“那廝隻讓我體諒朝廷的難處,全然不知關外的那群蠻子……那些部落都餓急眼了,不給奶吃還想當娘,哪有這麼容易。”
李青頷首:“這件事,我會幫忙說和的。”
“那敢情好,還是侯爺仗義。”俞大猷立即眉開眼笑,道,“侯爺,我看那家夥猖狂的厲害,就是欠揍,你抽空教訓教訓他。”
李青:“……”
“胡總督的風寒嚴重嗎?”
“還好,我來的時候已經好轉了,不過畢竟上了歲數,不似當年了。”俞大猷歎了口氣,“歲月不饒人啊,唉,說實在的,這真不是個輕鬆差事,連我這個粗鄙武將都被逼成了文官……這給誰說理去……”
李青理解俞大猷的苦悶心情,靜靜聽著他發牢騷……
良久,
俞大猷發泄的差不多了,悻悻道:“侯爺啥時候去邊關看看啊?說實在的,前段時間胡總督一病,我這心著實慌得厲害,小戚又不在,我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
“不是有文官嗎?”
“嗨~,那群文官嘴皮子功夫還行,一旦對方呲牙……當然了,慫倒是不慫,甚至還剛的厲害,比我還剛,一言不合就要滅人全族,娘的,這給我和胡總督氣得……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純純多餘,逼得我們倒成了文官,真他娘沒天理了……”
俞大猷一言不合就罵娘,他是真的上火。
李青知道他的難處,任由他罵娘……
“邊關我一定會去,不過,近期不成。”李青指了指書房,“我要教導一下太子。”
“侯爺能去就好。”俞大猷鬆了口氣,轉而問道,“對了侯爺,你能不能給皇上說說,把小戚也調過去啊?他腦子比我好使,我覺得俺倆真該換一換,我去清剿倭寇,他去融合關外,如此才更合理。”
“這個不行!”李青搖頭道,“戚將軍有戚將軍的任務,他的戰場在南方。”
“打仗我也可以的,真的……”俞大猷極力證明自己,“侯爺,你彆看我說話糙,我打仗一點也不糙。”
李青失笑道:“打仗你是在行,可練兵戚將軍更擅長。”
俞大猷不解:“兵不都練好了嗎?”
“遠遠沒有,準確來說,還沒開始練呢。”李青直接道,“讓戚將軍去漠北,真不行!”
“唉,好吧,真是便宜他了。”
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