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一眾大臣看著空空如也的龍椅,開始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來。
“如今皇上昏迷不醒,國不可一日無君,老夫提議由太子殿下監國,不知諸位大人覺得如何?”
如今太子失勢,好不容易有這麼一個讓太子上位的機會,太子太傅怎麼會錯過。
“這恐怕不妥吧?太子殿下之前從未涉足過朝政之事,唯恐難當此大任,太子太傅切不可拿天越國的江山社稷當兒戲。”
忠義侯立刻出聲否定。
國家大權,哪能全部都交在太子等人的手中。
況且皇上遇刺一事,還未查明真相。
在此之前,慕容軒也有很大的嫌疑。
“忠義侯此言差矣,太子殿下是皇上嫡親長子,乃眾皇子之首,讓太子監國有何不妥?莫不是忠義侯包藏了什麼私心吧?”
慕容夜是忠義侯的外孫女婿,忠義侯不想讓太子監國,自然就是想讓戰王監國。
這不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事?
不過太子太傅還真是誤會了忠義侯。
作為三朝元老,忠義侯忠心耿耿,絕對是一心為天越的江山社稷為重。
皇上一向勤政愛國,就算外出,所有的行政奏章也是直達行在,所以天越國並沒有監國製度。
由誰監國,可是事關重大。
按理來說,太子作為眾皇子之首,理應擔負起監國一事。
可如今國公府被流放,皇後也已被廢,太子自身能力又明顯不足。
彆說忠義侯不看好慕容軒,一眾親皇黨的老臣,也十分不看好慕容軒。
“隻有內心齷齪的人才會看什麼都是肮臟的,太子太傅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太子太傅說本侯飽藏私心,難不成你就沒有自己的私心?”
忠義侯臉色一沉看向太子太傅。
不愧是曾經常年帶兵打仗的老將軍,那一身英雄氣,威武霸氣,任誰也無法泯滅。
“本太傅不過就事論事,以理服人,能有什麼私心?”
太子太傅被當眾戳穿了心思,老臉一囧,有些羞愧難當。
“自古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太子太傅若真想要以理服人,就應該嚴把自己心中的那把標尺,公平公正,不偏不頗。”
忠義侯一身正氣,剛正不阿,這才是為人臣子,忠君愛國的典範。
不是什麼人想汙蔑就能汙蔑的了的。
“本太傅做事向來光明磊落,是有目共睹的,忠義侯不必在此冷嘲熱諷。皇上重傷,理應由太子殿下監國,這是不爭的事實,忠義侯反對也不能改變這個結果。”
太子太傅被忠義侯落了麵子,直接急了眼,哪還顧及什麼麵子。
大有死不要臉的意思,我就是飽藏私心了你能怎麼著?
……
一時間,太子太傅與忠義侯爭論不休。
眾朝臣也明顯分成了兩派,太子黨一派自然是支持太子監國,另一派則希望戰王能出來主持大局。
保皇黨的幾位老臣經過一致商議,給出了個中肯的意見。
“不如就由太子監國,戰王為議政王從中協助,共同理政如何?”
最後一眾朝臣一致通過,由太子監國,戰王為議政王共同打理朝政。
太子太傅皺了皺眉。
有了戰王,哪還能顯出太子什麼事?
雖不想讚同,卻也隻能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