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知根知底。
而且周家的家教向來非常嚴,他們家教導出來的兒子絕對不可能玩弄彆人感情。
否則他大哥就會先打死他。
林佳儀之所以對周景肆頗有微詞,主要是覺得他這個人自我慣了,不會照顧人。
而溫紓又是典型的,很能遷就的性格。
認識這麼多年,她最了解溫紓。
這姑娘的心思特彆細膩。
所以她隻要收到丁點兒示好就會不餘遺力的還回去,不僅如此,還會忍不住的多想,擔心顧慮自己還回去的分量不夠。
這種跡象在林佳儀認識溫紓之初,其實並不明顯。
甚至都沒怎麼引起她的注意。
印象中,溫紓的變化是九年級的某天突然見端倪。
原本跟關係不錯的朋友還有點小活潑的女孩在一次請假回來後變得愈發沉默。
這種沉默是一點一點蔓延開的,很慢,班級裡的同學難察覺到的程度,包括溫紓的室友。
而林佳儀整天都差不多跟溫紓蹭在一塊兒,課間一起上廁所,放學一起吃飯逛操場,這才敏銳的發現閨蜜跟以前的不同。
她變得很愛發呆,時常忽然間就紅了眼眶。
但眨眼間再看,又好像是錯覺。
她不願意說。
臨近畢業那段日子,她成績瘋狂下降。
林佳儀從來沒有開口戳穿過,她不止一次在晚三寫完作業後,抬頭見到溫紓趴在桌子上按著本子寫著什麼,臉壓的很低。
她敏銳的注意到她肩膀顫抖的微小幅度。
這丫頭肯定不知道,她哭過之後眼睛會紅好久,還會塞鼻子,鼻音重的要死。
誰看不出來啊。
她猜測溫紓家裡可能是出了什麼事情。
但不好問。
她想起,溫紓在有這些改變前的某個下午上課前,忽然急匆匆的請了假,連休好幾天。
回來後當時同小組裡的同學還開玩笑似的問她去做什麼了,請了這麼久的假。
溫紓隻笑笑,沒說話。
那會兒正是八卦的年紀。
小組的同學開始亂七八糟猜她是不是回去參加哥哥或姐姐的婚禮了,溫紓也沒有半句反駁。
眾人就默認了,林佳儀最初也這樣以為。
後來這個心思細膩的小姑娘除了日益變得沉默,成績下降,越來越不愛說話。
好像還隱隱變得自卑。
彆人給她一點好,她便加倍的還回去。
還的不動聲色。
林佳儀這才徹底意識到不對。
這樣不行,她擔心久而久之下來會出事。
於是就隻能儘量陪溫紓多說說話,給她塞糖吃,拉她玩遊戲,想讓她活潑一點。
這種情況持續了一段日子,不知道是什麼改變了她,狀態總算開始有些好轉。
溫紓沉寂的眼底好像多了些光色。
晚自習偷偷哭泣的頻率也不再那麼頻繁。
林佳儀悄然鬆了口氣。
可就是這樣的一個姑娘,竟然悄無聲息的藏著、掖著的喜歡了一個人那麼多年。
那些細節頓時變得刺目又酸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