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有權並不知道,白參謀長已經帶著特種團的主力增援,但是,他卻是傣族中,跟白參謀長打交道最多的一個,知道這個人陰毒狡詐,詭計多端。
傣族,已經先後遭遇了兩個馬隊,第一馬隊純粹是誘餌,攜帶者毒氣彈,想要將傣族獵人武裝一網打儘。
遭遇的第二馬隊,雖然沒有什麼貴重物品,但是子彈,手雷和藥品卻是171軍區急需。而且,第二馬隊,雖然也是從馬道上通過,但他們目的地,顯然是171軍區。
而這種時候,白參謀長會放棄跟佤邦周邊各族做交易嗎?
南佤,唯一接壤的是泰國。
而太國和南佤接壤的邊境,同樣也是動亂地帶,逃亡太國的彭玉所部一直在南佤周邊活動。
這些年,佤邦對火石山彭家寨的壓迫,早就讓彭玉對佤邦恨之入骨。甚至,南佤的171軍區,還在防備彭玉趁火打劫。所以,南佤就算跟老鮑決裂,想要從太國獲取物資補給,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因此,南佤想要采購物資,實際上,依然離不開佤邦周邊的少數民族。
所以,蘇有權斷定,白參謀長是不會離開這片雨林的,第一時間,就將身邊的親衛散了出去。
與此同時,白參謀長也派出了兩名獵頭族親衛,在馬道周邊尋找傣族獵人武裝的蹤跡。
馬道是玉石商人和馬幫聯合開辟出來的,也是唯一的一條,貫徹整個雨林的通道,因為這條道路上經常馬隊通行,周邊的野獸對人和手中的槍械,本能的感到畏懼。
所以,經常進入這條密林狩獵的少數民族,開辟了一條又一條的獵人小路,但原則上來講,獵人小路不會偏離馬道太遠。
所以,確定了襲擊第三馬隊的是傣族獵人武裝之後,就等於有跡可循。
就在白參謀長等的焦灼的時候,兩名獵頭族偵察兵傳來了消息。
距離馬道兩三公裡的地方,發現了傣族獵人武裝,而且,對方先一步發現了自己,要不是果斷撤離,已經被抓獲了。
白參謀長狐疑道:“也就是說,他們襲擊了第三馬隊之後,並沒急於撤走,而是在繼續尋找你我們。”
“報告參謀長,應該是這樣。”獵頭族親衛小聲道:“而且,傣族獵人武裝人數並不多,他們不可能分兵,將第三馬隊運輸的物資,派人先運回去。
所以,這批物資依然還在密林之中,隻不過,不知道,被他們藏在什麼地方。”
聽到這個情報,白參謀長焦躁的心馬上就平靜下來。
他最怕的就是,傣族獵人武裝,截獲這批物資之後,馬上運走。
小象嶺什麼情況,估計現在也瞞不住了,駐紮在雲龍山的拉祜族,恐怕第一時間就會占據小象嶺。
一旦跟他們爆發衝突,這條走私通道,就徹底廢棄了。
整個佤邦聯合軍,包括171軍區,一共有四萬人,但有兩萬六千裝甲兵在老鮑手中。
駐紮在南佤的171軍區,隻有一些武裝皮卡和槍械,子彈奇缺。
南佤軍團,在兵力上不如北佤,在武器裝備上,更沒可比性。
唯一能夠依仗的,其實就是南佤的地勢。
南佤少山,有大麵積的平原,也有一望無際的熱帶雨林,正麵戰場,肯定打不過老鮑的裝甲軍團。但是,打叢林戰,遊擊戰,就是裝甲軍團的短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