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此時大家可能還存在著各種疑惑,稍後解答。”
“先請看接下來的書麵證據。”
在導播的切換下。
液晶屏中出現了兩本古老的巨著。
“大家所看見的正是古印杜的史詩《摩訶婆羅多》”
“以及另一本《羅摩衍那》。”
“這兩本書距今2300至2500年,兩本書中均講述了公元前一萬年的滅世戰爭。”
“神奇的是,書中的內容卻與當時的石器時代嚴重不符。”
“而這本書描述的是居住在印杜恒河上遊的科拉瓦人、潘達瓦人、弗裡希尼人和安哈卡人兩次激烈的戰爭。”
說到這裡。
江哲從演講台的抽屜中,取出了這兩本書。
操著渾厚磁性的嗓音朗讀了起來:
“書中的第一次戰爭是這樣描述的——”
“英勇的阿特瓦坦,乘坐在維摩納(注:飛行器)中,最後降落在水中,發射了‘阿格尼亞’注:類似導彈武器)。”
“它能在敵方上空產生並放射出密集的光焰之箭,就如同一陣暴雨,包圍了敵人,威力無窮。其亮度猶如一萬顆太陽。”
“書中是這樣形容威力的——”
“爆炸的刹那間,一個濃厚的陰影迅速在潘達瓦注:城市)的上空形成,天空頓時黑暗一片,黑暗中所有的羅盤都失去了作用。”
“緊接著刮起了強悍刺耳的狂風,狂風從地急嘯,卷起了海量灰塵、砂礫。無數的鳥兒發瘋似地慘叫...似天崩地裂。”
“就連太陽都在天空搖曳,這種武器發出可怕的灼熱,使大地瘋狂搖晃,在廣大的地域內,動物均被灼斃變形,河水瞬間沸騰,魚蝦等生物全部被燙死。”
“火箭墜落地點爆發時,聲如雷鳴,將敵兵燒得如焚焦的枯樹乾,最後就連大地都充滿了黑色毒素。”
“幸存者脫掉盔甲,猛得紮進河水中,瘋狂搓洗著身軀。”
“這正是《摩訶婆羅多》書中所描述的。”
聽完這部分的解說。
電視機前的觀眾們驚訝的發現。
江哲所講的每一句,都契合了核戰爭的毀滅場麵。
“看樣子,這一萬年前是真的發生過核戰爭啊!”
“很有可能是真的了,不然怎麼可能出現這兩本書?”
“不敢想象,一萬年前的核戰爭...到底為了什麼而戰呢?”
“為榮耀?”
“榮耀你妹,肯定是資源掠奪啦!”
“古代文明都比我們現在發達得多?”
“根據主持人的描述,古代科技文明與現代科技文明似乎不是同一係列科技樹。”
“可是為什麼要爆發核戰爭呢?”
“...”
領略了真相的觀眾。
驚歎古代核戰爭的同時,又驚歎於為何?
為何要全麵爆發出核戰爭?
難道資源分配比地球家園還要重要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