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此事卻沒有人站出來開口質疑,因為這件事他們左右不了。
長公子扶蘇不在鹹陽,縱觀整個大秦公子,能擔任監國重任的也就隻有嬴羽公子了。
見百官無人開口,始皇頗為滿意。
隨後當著眾人的麵,直接將‘秦王劍’交給了嬴羽。
“公子嬴羽第一次監國,很多事情都不懂,蒙毅此次巡視天下,你就不要跟著了。”
“諾!”蒙毅連忙答應。
隨後始皇又吩咐了馮去疾,王奔等人一番交代之後,百官這才散去。
兩日後,始皇巡視天下的大軍開始啟程。
後世很多人都說,始皇東巡,是為了四處訪仙求道,興師動眾,勞民傷財。
以前的嬴羽甚至也是這樣認為的。
直到他穿越到大秦這才知道,原來事實的真相並非如此。
始皇之所以如此的熱衷於巡視天下,其實是為了大秦的千秋霸業。
第一次東巡:始皇先是登上了雞頭山頂,隨後是去了長城。
始皇之所以登上雞頭山,是因為我華夏始祖:皇帝,曾經也爬過雞頭山,並在此祭祀天神。
始皇登上雞頭山與始祖皇帝做了同樣的事,祭祀天神。
隨後又馬不停蹄的登上了長城,目的就是為了震懾北方遊牧民族。
通俗地講,就是向這些草原蠻子秀肌肉,展示武力,也順便摸摸底。
從此事就可以看出,始皇具有敏銳的軍事嗅覺,知道全國統一後,最大敵人將是北方的匈奴。
看見沒有,始皇第一次巡視天下,哪裡是遊山玩水?
是正兒八經地出差公乾,不辭辛勞,徒步高山,視察邊防,威懾匈奴。
第二次巡視天下:才是真正的東巡,而這一次始皇的目的,是為了視察東方各地郡縣,和泰山封禪。
封禪祭祀,是古代帝王,同神明溝通的特有方式。
也就是說,始皇第二次東巡,也不是遊山玩水,是出差辦理祭祀業務。
第三次東巡:始皇來到山東境內,登上芝罘山,立石刻碑,祭祀天地。
第四次東巡:始皇登上碣石山河北昌黎縣境內),祭祀山神,鏤刻碑文。
這兩次東巡,秦始皇祭祀之後,按慣例多撰寫幾篇碑文。
碑文的主要內容,都是彙報工作成績,講述秦國政治、經濟、軍事、民生等大事。
而很多人,竟然認為始皇這麼做是為了炫耀政績,是怕後人不知道他很流弊。
其實,這嚴重了誤解了始皇,這裡麵涉及的東西很多。
天下第一次統一,始皇必須要到各地登臨神山,進行祭祀。
這個和先秦之前的天命神學,君權神授有關。
而尋找長生不老的秘方,隻是順帶的。
這就好比我們商務出差來到一個城市,這個城市有很多名勝古跡,我們都會抽空過去看看。
這是同一個道理。
始皇這一次東巡的路線,是圍繞中原大地邊緣巡視。
他要向這些邊緣之地的百姓,展示大秦的武力,讓他們真心臣服。
這一次東巡的規模很大,始皇帶了十萬大軍。
隨行將軍有李信、章邯等人。
不過臨出發之前嬴羽實在是不放心,於是將楊再興和趙雲調到了始皇身邊。
有楊再興和趙雲在,就算是項羽親自來都能掰掰手腕。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