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辯論館對外開放,任何人都可以前來,因此許多閒來無事的百姓,就會帶著自家孩童來湊熱鬨。
這耳聞目睹之下,孩童們多少也能學點東西,這學風不就興盛起來了嗎。”
嬴政聞言,微微點頭。
“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辯論館,竟然能給我大秦帶來如此之多的好處。”
“看來朕要多出來走走了。”
嬴政沒想到,就連叔孫通和相裡子這樣的人,都會被吸引到鹹陽城。
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那百家歸秦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一座皇家書院,一座辯論館,就能讓桀驁不馴的百家子弟趨之若鶩。
如此手段,就連嬴政都生出了佩服之心。
“這樣的人,真的能安心在大學裡麵教授學子嗎?”
嬴羽和嬴政兩人,剛進辯論館,就聽見了兩人爭執不休的言論。
‘仁義禮智信’和‘兼愛非攻’這兩個觀點,用來教化普通百姓,自然是沒問題。
可是這兩家的學說,嬴政總覺得過於綿軟了。
用來教化百姓沒問題,可若是當官卻有些太過仁慈了。
尤其是儒家的觀念,若是讓儒家成為大秦學說的主流,那大秦尚武之風必然會改變。
儒家細想可以讓百姓都成為順民,可同樣的也會讓大秦百姓失去虎狼之心。
這就是嬴政不喜儒家的原因。
因為他要的不是固守現狀,而是開疆擴土。
而墨家的兼愛非攻,眾生平等之說,在嬴政看來就更離譜了。
在他眼裡,無論是人還是物,都有高低貴賤之分。
眾生生來就是不平等的。
現在嬴政擔心的是,讓這些人進入皇家書院大學執教,會不會把自己門生都給帶偏了。
他可不希望,未來朝堂之上,都是一些隻知道固步自封的庸臣。
“父皇無須擔心,他們現在站在這裡辯論,自然要以自家學說為主。”
“可是進了書院,那可就不是他們說的算了。”
“兒臣已經製定好了相應的教材,進了書院,應該教授學子們什麼知識他們做不了主。”
見嬴政臉上露出擔憂之色,嬴羽笑著開口說道。
嬴政聞言頓時明白了。
這就是和《大秦日報》一樣。
彆看劉季是館主,可是報紙上發表什麼內容,都需要嬴政或者嬴羽的審批才行。
而這皇家書院大學也同樣如此。
需要他親自把關。
那些不符合大秦利益的學說,根本就不會傳進學子們的耳朵中。
“如此,朕就放心了。”
此時嬴政也明白了,嬴羽讓自己擔任書院院長的另一層意義。
身為皇家書院的院長,嬴政自然有資格規定學子們,應該學什麼。
彆人就算是想挑毛病,都挑不出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