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工匠器械之道,居然有此巨大的潛力!”
回程的路上,嬴政腦海中依然回想著,剛剛羊毛工坊之中機械轟鳴流水線源源不斷生產的壯觀景象,感概萬千。
“器械的力量,本來就是對人力的延伸和加強。”
“早在數千年前,先賢就發現了人力的不足,開始研究發明出鋤頭等各種省力的工具,並且著手馴化野馬、野牛作為畜力,提高生產效率增加收獲。”
“而今工坊之中的這些機械,就是知識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的積累和突破,而且必然會改變這個世界的格局!”
嬴羽笑道。
“確實如此,即便是巧婦,辛勤勞作一月,也不過能織出數匹布而已。“
“可這羊毛和棉布工坊,僅僅一日就可得上萬匹布,若不是親眼所見,實在是難以想象。”
“若是我大秦區域工坊全部都能用上這樣的機械,這國力必然會強到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
嬴政心生向往的開口道。
“父皇,這些水力機械,還隻是工業發展的開始而已。”
嬴羽微微一笑道。
目前大秦的重型機械,基本上都是采用水力作為能源動力,偶有一些風車磨坊,雖然發展勢頭很猛,但是受地理環境的限製太大了。
想要真正實現工業化,必須要研究出更方便的能源動力,也就是蒸汽機才行。
雖然看似很長遠,但是在大秦還是有可行性的。
後世的工業革命,之所以一直到十八世紀才出現。
主要還是受限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製約因素。
其中第一個條件,就是要有足夠多的物質基礎,以及帶來的富裕勞動力。
若是連肚子都填不飽,百姓肯定是以務農養活自己為前提,勞動力基本集中在農業。
然而在大秦由於嬴羽的出現,土豆、紅薯、超級水稻等高產作物已經大規模推廣開來,在讓大秦百姓可以吃飽吃好的同時,也釋放出了大量原本被束縛在農田上的勞動力。
這些人完全可以轉化為工業勞動力。
其次就是蓬勃發展的商業,讓大秦百姓的生活成本變得更低的同時,也讓務工人員的收入不斷升高。
這中間的差值,直接帶來了旺盛的消費需求。
而消費需求的暴漲,反過來便會推動工業建設,讓純手工生產跟不上需求。
人的智慧是無限的,一旦有了需求,人們就會想方設法的弄出來。
而這,就有了器械發展的基礎。
再加上嬴羽力排眾議,組建了大秦科學院和工程院,大力鼓勵工業科技發展,並且樹立了公輸家和墨家這兩個榜樣,原本就還未被腐儒完全束縛的大秦學子,已經朝著實用性更強的理工科前進了。
隻需要蒸汽機研發出來,大秦就滿足了工業革命的三要素。
蒸汽機、煤炭能源、鋼鐵這三樣聚齊,大秦將提前兩千年開啟業革命。
大秦也將遙遙領先於整個時代,成為天下人心目中的聖地。
雖然目前工程院之中對於蒸汽機的研究進展並不快,但是嬴羽對此卻並不擔心。
由於水利設施的不斷完善,大秦目前的水力資源也在逐漸豐富,短期內支撐起工業的需求還是可以的。
而之所以沒有直接從係統商城兌換蒸汽機技術,除了價格過於高昂之外,嬴羽也希望大秦的工匠們,能在他提供思路之後,自己摸索出蒸汽機的製作工藝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