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朝廷各部門招考正式升級為文科舉之後,還要再增加一個殿試的環節,由皇帝和三公九卿等重臣,對中舉者進行當場麵試,並且分配職位。
隻有將這些細節都梳理清楚,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流程,並且嚴格進行監督,才能確保科舉公平公正。
也隻有這樣,才能讓百姓看到魚躍龍門的希望。
嬴羽可不希望大秦科舉實施沒多久之後,就和後世曆史一樣,不是被世家權貴所壟斷,就是被八股文所限製,不能發揮其真正的作用。
文武雙科舉,是嬴羽為大秦平民百姓打造的上升通道,也是大秦帝國一直蒸蒸日上,而不會成為一潭死水的保障!
......
章台宮,禦書房。
此刻嬴政和一眾重臣,臉色都有點凝重。
嬴羽對於文武科舉名次的安排十分到位,他們都沒有意見,而且這本來就是為嬴羽準備的班子。
真正讓他們頭痛的,還是考生們,以及各郡縣意見箱檢舉的各種問題。
距離鹹陽城近距離的情況還算不錯,但是偏遠區域,尤其是新納入大秦的部分疆域,情況就不容樂觀了。
治國首治吏,吏治沒有搞好,朝廷的政令根本得不到貫徹,許多原本出發點不錯的政令,甚至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為了鼓勵生育,對於有孕婦人家,當地官府都會補貼一口豬,而且所有產檢費用全免。
但是這個豬的大小,在各地就不一樣,而朝堂給的補貼費用實際上是一致的。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原因,就是補貼成為了某些郡縣官員眼中的肥肉,被層層克扣。
好一點的郡縣,一千錢下去,最終還能有個兩三百文錢到實際用途,百姓們還能領取到一頭豬崽子。
而狂的地方,不僅一頭成年的豬變成了一小塊豬肉,當地官員甚至還會額外和百姓征收養殖稅、生育稅,搞得怨言四起。
當然這種情況並不多,可也是真實存在的。
這讓嬴政憤怒不已。
幸好有報紙的存在,加上掃盲班的大力推廣,讓不少百姓可以得知朝廷的真正條令,並且檢舉了上來。
否則換成之前,百姓們不明白真相,定然會對大秦,會對他這個皇帝心生怨氣。
“諸位愛卿,你們怎麼看?”
嬴政臉色,臉色陰沉的開口詢問起來。
“太子殿下之前不是提過,讓禦史台優先從上榜學子之中挑選嗎,老臣以為,不如更進一步,讓這些上榜學子,全部先去禦史台曆練一番!”
“正好省去了德行考核的步驟,直接看他們能否言行合一!”
馮去疾咬了咬牙道。
作為大秦丞相,百官之首,馮去疾對於這些為非作歹的地方官員,向來痛恨無比。
“臣同意馮相的提議。”
內史騰跟著附和道。
作為治栗內史,他最痛恨這些侵吞國庫財產中飽私囊之人了。
其餘官員思索了許久之後,也是紛紛點頭。
到了他們這個地步,追求的已經不隻是權利和錢財,而是要青史留名。
想要青史留名,就要有足夠的政績才行。
這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個機會。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