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三十八年,農曆三月下旬,穀雨時分。
整個大秦期待已久的大運河,終於正式完工,並且通航。
消息傳開之後,無數百姓自發前往運河兩岸,爭相慶祝。
對於大秦來說,這條大運河就是連通江南和中原的大動脈。
隨著商業的不斷發展,嬴羽提出的“要致富先修路”之觀念,早已經深入人心。
即使是最普通的大秦百姓也清楚隻要路通到眼前,就意味著商機滾滾而來。
而大運河這種連通數條水係,人工河流就超過五千裡,可以從鹹陽城直抵會稽。
這樣一條超級運河,其中蘊含著多少商機,根本沒有人能算的出來。
僅僅是從大運河修築之後,運河兩邊多了數百個縣,無數鄉鎮,就可以知道大運河對於經濟的帶動了。
無數百姓都在歡欣鼓舞,慶祝著大秦又一次騰飛契機的到來。
而此時的嬴政已經帶著百官來到了渭水河畔,今天正是他東巡出發的日子。
“這條大河,對於我大秦來說,就是一條水上黃金大道啊。”
看著才剛剛開通,就已經擠滿了船隊的鹹陽港,新任戶部尚書內史騰不由感慨出聲。
心中對於嬴羽早已佩服的五體投地。
若不是嬴羽,原本國庫入不敷出的大秦,絕對不可能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
更彆提修建一條如此規模的運河了。
要知道,修建這一條大運河,光是孔雀王朝的苦力就動用了高達百萬之眾。
投入的水泥、木材、石料這些建築物資,更是數不勝數。
商人們前後入股的資金,更是超過了五萬萬錢。
如此巨大的投資,已經相當於大秦之前十年國庫收入的總和。
當然在如此巨大的投入之下,回報也是豐厚的。
根據戶部的估算,大運河開通之後,一年至少可以為大秦增添一萬萬錢起步的稅收!
這還是因為三門峽天險實在過於險峻,鹹陽城到洛陽城一段人工運河通行受限的緣故。
“這大運河完工,不僅能讓我大秦商業暴漲,還能將我大秦數條主要水係連通起來,分攤了洪峰量,原本洪水泛濫的區域,如今都已經成為沃野良田,使我大秦至少多出數百萬畝的上好水田。”
中書令馮去疾同樣感慨道。
“不錯,這大運河的功績,絲毫不遜色於昔日禹王治水。”
其餘朝臣們也是紛紛附和起來。
大朝會已經過去數日,百官們雖然依舊震撼,但卻不得不麵對現實。
始皇帝一言九鼎,敢與始皇帝作對的,早就已經去和閻王爺懺悔了。
而且嬴羽對大秦的貢獻也確實無人能及,百官們仔細思考之後,也不得不認同由嬴羽全權處理朝政其實最是妥當。
畢竟始皇帝出巡之後,和各地的通訊不可能和往常一樣方便,而許多事務都是耽擱不得的,來回彙報折騰,很容易錯失最好時機。
而且嬴羽這位太子殿下的識人之能,也是整個大秦有目共睹的。
由他舉薦的蕭何、陳平、韓信等人,那可都是能出將入相的賢才。
與其去糾結這些,不如盤算著在東巡途中,如何在始皇帝麵前多表現一下。
說不定陛下一高興,自己就有機會進入功臣閣。
青史留名,在這個時代是無人能夠抵擋的巨大誘惑,越是官職顯赫之人,越難以拒絕。
“朕出巡之後,朝堂諸事,就交給太子打理了,爾等務必要儘心輔佐。”
嬴政將朝臣們的反應儘收眼底,淡然的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