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若是還不了解的話,本太子可以給你們舉一個範例。”
“一件物品,從出發地抵達千裡之外,若是走陸路,就算有水泥直道,也需要花費至少兩天兩夜的時間,這還是一路順利的情況下。”
“可若是走水路,雖然總裡程可能會遠一點,但是由於中途不需要換馬休息,所耗費的時間隻會比陸路更短。
最主要的還是運輸能力上,內陸船舶的運輸能力是馬車的百倍以上,若是海船甚至可以達到千倍。”
“在這種情況下,若是有水路,你們會選擇陸路嗎?”
嬴羽話音落下,蒙毅便直接開口道:
“那自然是選擇水路,可是水路一樣會優先選擇近路,而且當地也要有足夠的物資可以運輸才行。”
蒙毅提出了心中的疑惑。
嬴羽聞言揮了揮手,“所以說,你們對於商業還是不夠了解。”
“如今我大秦,已經不是最早的隻有絲綢等幾種簡單的商品時代了。”
“現在我大秦各郡縣,都已經有了各自的特產,並且已經形成了產業鏈。”
“就以茶葉來說,不同區域的茶葉,已經有了紅茶、黑茶、綠茶、白茶等區彆,這些茶葉口感、價格各不相同,可以滿足不同人的需求。”
“紙張根據當地容易獲得原材料的不同,也有竹紙、木紙、桑麻紙等等。”
“就連白糖也有了甘蔗、從羅馬引進的甜菜等不同的原料。”
“在這種情況下,若是一個區域商貿需求量發展不起來,隻能說明當地官員挖掘的還不夠充分。”
“最簡單的,其他地方缺什麼,你就種什麼不就行了,一旦豐收,缺貨的商人們,自然會前來收購。”
“而這個時候,交通的重要性也就體現了出來,唯有把商路搞好,物資才能及時運輸出去,才能帶動經濟發展。”
“交通方便了,當地百姓外出務工也更方便,百姓們賺到錢之後,回到鄉裡,不也同樣能帶動經濟發展嗎?”
“因此,目前這些修建大運河的方案,在本太子看來,根本沒必要挑選,都修了,就完事了。
哪怕搞出個三縱三橫,本太子都不嫌多。”
“而且不止是北方,江南大運河,也可以選擇路線,繼續擴建,這樣一來就能多帶動一分部區域的發展。”
嬴羽一口氣說了很多。
後世為什麼要修建那麼多基礎建設,高鐵、高速路不斷擴建?
就是因為領導人們都清楚,隻有把交通等基礎做好了,才能帶動經濟。
而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原本看似投入巨大的工程,到後麵卻能帶來遠超投入的利益。
尤其是,大秦現在人口暴漲的情況下。
人口的增長,財富的增多,這些都離不開交通。
在沒有鐵路的情況下,嬴羽能想到的,隻有充分的利用水上資源。
三縱三橫,嬴羽並不是隨便說說,而是要真正實現的目標。
而嬴羽的最終目標,就是將南北大運河連通,貫穿整個大秦。
至於投入,在蒙毅等人看來確實很多,但是對於嬴羽來說,錢的問題最是好辦。
光是沈萬三掌控的皇家商行,就能輕鬆拿出幾萬萬錢來,這足夠大秦同時開建幾條運河的了。
而且隨著商業的高速發展,大秦的錢隻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