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為,儒家是昔日過的太好了,如今恢複了正常之後,就心態失衡,該敲打一下,讓他們回歸正道了。”
略微思索,蒙毅才試探性地開口道。
“此話怎講?”
“這又不是在朝堂,大膽說就是了,就算說錯了朕也不會怪罪!”
嬴政臉上露出一絲感興趣之色,揮揮手劉沫等人退下後,方才開口道。
“那臣可就說了!”
蒙毅略微猶豫,隨後便開口道:
“昔日百家之所以能並行於世,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原大地存在諸多國家,各有不同情況,如同儒家等學說,即便是在大秦不受歡迎,到了齊楚等地,卻能大行其道,總能找到他們發揮的舞台。”
“更有部分國主,如魯國鄭國等君王,也被儒家所蒙蔽,將所謂的大儒當成聖賢,言聽計從。”
“這也就導致了這些人自視過高,對於王權缺乏敬畏。”
“說白了,就是欠收拾!”
“如今我大秦重用法家等更實際的學說,儒家就覺得自己受了委屈,因此多有不滿之言。”
“尤其是太子殿下所推行的官學免費教育和掃盲培訓,讓天下人人皆能讀書識字,讓儒家再無昔日高高在上的感覺,那幫老夫子,自然就更加陰陽怪氣了。”
“實際上,這群人,沒幾個是真的好東西,一個個打著儒學大師的名義搜刮一方,沒幾個好貨色!”
“這群人,就該狠狠敲打一番,把他們揍服氣了,才能安心下來。”
“如今我大秦可不缺這點心思不正的讀書人!”
“太子殿下對大秦內部,還是仁慈了點。”
“當然,具體如何行事,還要請陛下裁決,臣等當個馬前卒就行了。”
蒙毅將心中的真實想法,竹筒倒豆子倒。
跟隨始皇帝多年,蒙毅深知嬴政的容人之量,在嬴政麵前有什麼說什麼,就算說錯了話,也不會有事。
反而是那些賣弄心機,表裡不一的,容易被嬴政所不喜。
而且蒙毅對大秦一直是忠心耿耿,所思所想也都是從大秦出發,因此也沒那麼多顧忌。
“說的很好,如果我大秦人人都能像愛卿這樣為國考慮就好了。”
“不過有一點,你可能還是理解錯了。“
“太子現在不對儒家出手,不是因為什麼仁慈,而是挖了更大的坑,等著儒家自己跳進去。”
“這小子,可是一向有仇就報的主,論記仇程度朕都自愧不如。”
“儒家公然叫囂,甚至辱罵,你認為太子會讓儒家好過嗎?”
“我等坐著看戲就行了。”
嬴政嗬嗬笑道。
蒙毅一愣,許久才回過神來。
心中對於接下來的局勢變化,更加期待起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