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足飯飽之後,嬴羽和嬴政一邊逗弄著兩個可愛的小棉襖,一邊閒聊道。
“哦,你這不提,朕都快要忘記馬也是可以耕地的。”
嬴政笑著搖了搖頭。
嬴羽淡淡一笑。
馬耕田,最早於老子的《道德經》之中,便有記載。
隻不過由於諸多原因,在中原區域的發展,一直落後於耕牛。
其第一個原因,就是中原區域缺乏良好的牧馬場,所培育的一點馬匹,用於軍事需求都遠遠不足,更彆提耕作了。
不過如今整個大草原,都已經成為了大秦的牧馬場。
馬匹稀缺的問題,自然也不會再有。
在這基礎上,培養出一批耕作用馬,也不是什麼難事。
其次,就是馬耕田雖然比起牛耕田速度更快,但是也是有條件要求的。
第一個,就是要在旱地,水田之中,還是水牛效率最高。
第二個,就是土地要儘可能集中,農場越大,使用馬匹耕種的效率越高。
這些條件,在以前的大秦自然滿足不了。
不過如今卻不再是問題。
在嬴羽的計劃中,未來的遼東,將是天下糧倉。
地廣人稀,黑土地卻格外肥沃的遼東,隨便一塊平原,就是數萬甚至數十萬裡方圓的良田。
這比起零碎多山的老秦區域,不知道要強出多少。
而且和人多土地價值高昂的中原區域也不同,遼東區域人口少,隻要肯開墾,即便是普通百姓,也可以輕鬆擁有百畝甚至千畝土地,足夠開始農場化種養殖了。
再加上逐步投入使用的拖拉機,大秦農業建設平均水平,將會得到一個極大的提高,無論是種植糧食還是經濟作物,都能有一個更高的效率,獲得更豐厚的收入,讓農戶們也可以輕鬆富裕起來。
而多出來的勞動力,都可以投入到轟轟烈烈的工業建設之中,讓大秦的工業科技水平更快發展起來。
無論是煉鋼還是車船製造,或者是最基礎的礦藏開采,都是勞動密集型行業,沒有足夠的人手,是根本運轉不起來的。
嬴羽都一直覺得大秦如今的人口,實在是太少了。
否則也不會連續出台多項鼓勵和扶持補助生育的措施,儘快提高大秦出生和健康成長率。
這些都是嬴羽計劃之中,大秦日不落大帝國必不可缺的組成部分。
也是普天之下隻有一個大秦的核心根基。
當秦族百姓占據世界絕對主流,科技生產力全方位遙遙領先的時候,世界上自然就隻有大秦一個聲音
其餘的,要麼被融合,要麼被覆滅乾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