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這些,確實是一個好辦法,隻要將當地的民心牢牢掌控在手,就算那些權貴不滿也沒用!”
嬴政滿意地點了點頭道。
大秦為何不惜發行債券,也要同時開展諸多的工程,除了改善交通,方便貿易交流,加強朝廷對地方掌控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增加大量的就業崗位,將財富重新散發給百姓。
一個大工程,直接勞動力需求往往都在十萬以上,配套工程增加的就業崗位,數字還要遠遠超過這些。
如果再算上這些人的家庭,所影響的人口數字,更是能達到百萬以上。
這百萬人,都直接或者間接受惠於朝廷的工程建設,自然就更加心向大秦,更加支持大秦朝廷。
而且基建完成之後,當地百姓出行更加方便,生計的出路也會更多,朝廷的稅收也會隨貿易增長而增加,實現真正的雙贏。
這讓嬴政和大秦朝臣們,一個個都是成為了大秦版本的“基建狂魔”,對於修路架橋完全是樂此不彼。
甚至都有人開始計劃要將鐵路修到連綿的崇山峻嶺之上,隻是技術難度太大,才不得不暫時作罷。
而今,這一套基建帶動就業,穩固民心的方式應用到新納入疆域,想必也能收到極好的效果。
唯一不歡迎這些基礎建設的,唯有那些有異心的地方貴族了。
畢竟路通了之後,普通百姓出路多了,朝廷政令也更加通達了,他們再想要獨霸一方根本就不可能。
而且隨著朝廷對當地掌控力度的加強,他們以往故意隱瞞的稅賦,也都要及時進行補繳,不補繳的下場隻會更慘。
大秦律法可不是開玩笑的。
執掌戶部的內史騰,對於這些行為也是十分較真,那個州郡縣要是對稅賦管理不到位的話,想要從國庫申請資金,可是千難萬難。
地方官吏們一開始還有點不適應,畢竟這種行為會讓他們和那些豪強的關係變得極差。
不過很快,許多官吏也發現了這其中的好處。
首先就是可以為當地增加一大筆建設資金池,有了收入,再申請項目,獲批的可能性就要高出許多了。
其次,每年的慣例考核,這些也都是被列為重點加分項目。
再加上有了資金後,各種建設又能帶來諸多業績,以及當地民眾的支持,精明的官吏們,很快就做出了明智而正確的選擇。
畢竟對於所有官吏來說,保住位置並且有機會向上爬,才是他們最大的需求。
而且大秦官吏本身的待遇也相當不錯,足夠他們無後顧之憂地大乾一番了。
而這一次這些新疆域的主官備選人員中,就有許多這方麵的能手。篳趣閣
相信他們到任之後,不會辜負嬴羽和嬴政的期望的。
嬴政對此十分期待。
......
政令傳出,大秦各郡縣,很快再次沸騰了起來。
“你聽說了嗎,朝廷要加速波斯鐵路的建設,目前在各地大招工,名額可能高達百萬以上。”
“啥,這可是好機會,趕緊去報名啊!”
“不過這波斯距離我大秦本土可是甚遠,一出去隻怕要好幾年之後才能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