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下午的討論之後,關於孔雀王朝安置的事情已經徹底確定。
雖說名義上是大秦和孔雀王朝的一場會議和談判。
但實際上,從會議開始,一直都是大秦方麵提出對孔雀王朝之後的規劃和安置計劃,而孔雀王朝方麵對於大秦提出的這些種種安排,根本就沒有任任何的意見。
因為大秦方麵提出的意見,對於孔雀王朝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好事。
他們感謝還來不及,又怎麼可能會反對呢?
隻是這個時候,當然孔雀王朝一眾人心中暗笑的時候,嬴羽也同樣如此。
這些協議看起來,都是大秦單方麵的在給予孔雀王朝極大的便利。
甚至可以說大秦這是在扶貧,給他們發福利。
但其實如果放在長遠考慮來說,大秦如此之作,能夠得到的好處遠遠大於當前的付出。
首先要說的一點,就是大秦境內此刻新興產業已經接近飽和,並且開始衝擊原有的舊行業,雖然嬴羽一直在壓著,可是依舊是摩擦不斷。
如此下去的話,早晚有一天會爆發出衝突。
到時候,大秦的經濟必然會受到衝擊。
如果此事不能儘早解決的話,這樣的局麵,未來是一定會出現的。
這就是革命的後果,哪怕隻是工業革命,也是一樣。
這個時候的大秦,是不能容許這樣的損失出現的,因為嬴羽上位之後沒多久,就打算擴張。
這隻是其中一個方麵的原因,除此之外,雖說大秦的種種舉動,看起來都是給孔雀王朝提供便利。
但在給他們提供便利的時候,其實也是需要他們的勞動力。
因為孔雀王朝這麼多年以來,長期處於極度困苦的生活之中。
所以對他們而言,他們的要求是很低的。
相比於雇傭大秦的工人勞作,使用孔雀王朝的百姓,人工成本上將會大大的降低。
也就是說,用同樣的一份錢,甚至可以找十倍以上的工人。
如此數量眾多,成本低廉的勞動力,在當前可能看不出來有多重要。
但嬴羽的眼界可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可以相比的,他看重的是未來。
雖說現在機械的工作效率比人工要高的多,但這是因為現在的很多工作要求的精度並不是很大,所以簡單的機械就可以完全替代人工的作用,並且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但到了未來,以大秦目前的科技發展水平來說,不需要多長時間,肯定就會有從事需要更精專行業的人。
到了那個時候,受製於材料,知識體係等等東西,可以完成那些精度較高工作的機械,必然不可能這麼簡單就製造出來。
嬴羽即便是現代人,彆說他還不是一個真正的科學家,即便他,前世就是一個領域之內最專業的科學家。
那他的專業也隻能是在他的那個領域之內,科技發展到了一定的地步,就是需要各個領域共同配合的。
所以嬴羽根本就沒有妄想,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實現什麼現代化,甚至他早就已經做好了準備,在他有生之年都不可能見到那些現代化的產物。
他是很想要大秦能夠跨時代壁壘,但即便是跨時代,也不可能直接跨到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