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後的時間裡,嬴羽告訴了眾人,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點上他要重整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從創建至今,確實並沒有遇到過太多的麻煩,解決了小問題之後,他就一直是大秦的賺錢工具。
這歸功於絲綢之路建設的初衷,本身就是一次隻有遠見的謀略。
按照一般常理來說,這條絲綢之路即便是放著不動,也就如同在場的大臣們所預料的那樣。
在未來的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裡,這一條絲綢之路都能源源不斷地為大秦,提供所需要的經濟,
這自然也是嬴羽所樂見的結果,可問題是,那隻是一般情況而言。
絲綢之路的建立,彆人雖然不是很清楚,但嬴羽自己心裡非常明白。
這已經是超越時間線所建立起來的一條商路,如果嬴羽隻滿足於現狀的話,那這樣的一條商路確實可以帶給大秦,至少幾十年的繁榮昌盛。
但那隻是針對絲綢之路建立時候的大秦而言。
從絲綢之路建立到現在,雖說一共也沒有過多長時間,但是這幾年在嬴羽的各種政策之下,大秦的發展迅速的,簡直不可思議。
可以說如今的大秦,每一年都幾乎相當於跨越了一個小的時代。
這幾年過去,大秦的發展相比絲綢之路剛剛建立的時候,已經超前了太多太多。
相對來說,如今現在的絲綢之路,說句不客氣的,已經跟不上大秦的發展了。
雖說絲綢之路還在源源不斷地為,大秦,繼續提供著經濟。
但是如果根據就目前大秦的發展速度來說,這樣的絲綢之路不需要多久,就一定會被淘汰。
當然這不是人為的想要淘汰絲綢之路,而是因為隨著蒸汽機的普及,未來幾年裡大秦的發展會更加迅速,更加的勢不可擋。
雖然現在大多數百姓,官員並不理解這樣的機器,能給一個國家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高效率的蒸汽機,在近代社會問世的時候,都足足主導了幾乎整整一個時代。
而嬴羽則是把蒸汽機帶到了大秦,這對於大秦的發展,是根本不需要質疑的。
而這些事情他們並不知道,隻有嬴羽心裡十分清楚。
所以他早就已經預料到了,雖說此刻絲綢之路還沒有衰敗,但在未來不需要多久的時間裡。
大秦的社會高度發展,各種產業相繼成熟。
那還在一成不變的絲綢之路,反而會成為大秦的阻礙。
所以這個時候嬴羽就要未雨綢繆,要力求在淘汰來臨之前作出改變。
嬴羽之所以會如此決策,也是因為它隻為看重絲綢之路,他不想這一條山路被時代所淘汰。
所以他就決定,要趁在淘汰還沒有來臨之前,先做出改變,讓絲綢之路也能跟得上大秦的發展,順應時代生存下去。
嬴羽把自己所想的事情,能說的部分全部告訴了在場的大臣們。
大臣們聽完之後也麵麵相覷,原來嬴羽是做的這樣的打算。
聽完了嬴羽的話,所有的大臣們也不再如同一開始的時候,人人都持著反對的態度。
他們此刻反而更想聽聽嬴羽想要如何改革絲綢之路的問題。
話題回到了中心上,這也是嬴羽今日朝會之上想要討論的重點。
“在正式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朕先問大家一個問題,諸位覺得我大秦的絲綢產業如何?
嬴羽這個問題問出來的時候,馬上就有大臣站出來回答。
因為嬴羽的這個問題,實際上並不算是一個難題。
大秦的絲綢產業,如今已經高度發達,從生產材料到製作工藝上,都絕對是世界上最頂尖的水平。
雖說大秦從來沒有吝惜過自己的技術,很多想要學習製造絲綢的國家都派人前往大秦學習絲綢的材料生產後期製作。
但可以這麼說,一直到如今,也從來沒有哪個國家真正的把大秦絲綢的核心帶走。
所以,即便其他的國家也能稍微的製造出一些絲綢製品,但和大秦所生產的相比,實在是天壤之彆。ap.
加上絲綢之路的暢通無阻,讓那些對絲綢有很大需要的國家,時間久了也不在自己製造直接從大秦購買。
因為簡單的帳誰都會算,他們發現自己製造出來的絲綢,不但品質比大秦製造的要差很多,綜合算下來的話,就連成本都被直接在大秦購買要貴上一些。
如此費時費力,費財還不討好的事情,漸漸的已經沒有人在做。
所以到了如今的天下大秦之外的絲綢製作,幾乎已經是不存在了。
即便還存在少量,那也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那些往往都是一些不太沉氣候的小作坊,他們生產絲綢也並不能提供給真正對絲綢有需要的人。
這些小作坊,因為製作出來的品質不高,所以在絲綢真正的市場上是沒有辦法和大秦絲綢競爭的。
他們所生產出來的絲綢,都是為了滿足一些中下層人的虛榮心。
那些人都知道大錢的絲綢好,絲綢的價格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
所以那些劣質的絲綢就成了他們唯一的選擇。
綜上所述,所以得出的結論是,大秦如今的絲綢產業幾乎是形成了壟斷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