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對抗嬴羽,這些商人們刻意減緩貨物運輸,同時花了大量的財物,把貨物掃蕩一空。
為的就是把所有貨物都掌握在手中,從而直接壟斷市場。
到時候即便他們刻意減緩貨物的運輸,彆的商人就算沒有加入他們,也沒有辦法完成貨物的采購。
如今,市場上大量的貨物都囤積在了這些反對嬴羽的商人手中。
他們本想以此要挾政府,隻不過沒想到嬴羽直接來了一招釜底抽薪,直接斷了他們所有的念想。
到了此刻,有精明的商人已經意識到了,他們犯了一個致命的失誤。
他們以為隻要大多數商人聯合起來,聚集足夠多的財富,就能掌握話語權。
隻是他們忘記了,這是皇權時代,在這個時代,錢不是萬能的。
麵對嬴羽的施壓,一部分精明的商人,已經算到了後續的發展,他們知道,此刻如果還不收手的話,就真的晚了。
因為他們做商人的更加清楚,如今的大秦是多麼的富有。
大秦的錢不就全都是嬴羽的錢嗎?
可笑,他們竟然妄想,反抗嬴羽。
此刻,這一群精明的商人,已經知道後續該如何做。
他們權衡之後,決定馬上放棄和嬴羽對抗。
但是畢竟精明的商人也隻是少數,在這基數龐大的隊伍之中,就更是如此了。
他們的意見並沒有得到采納,反而更多人咬牙切齒的想要和嬴羽對抗到底。
他們認為,嬴羽切斷了對外貿易,受影響最大的並不是他們這些商人,而是大秦的經濟,
所以他們料定這樣的情況,必然不能持續很久。
他們隻需要有一點耐心等待下去,過不了多久嬴羽的這個手段自然不攻自破。
那一群精明的商人,知道自己不能左右大部分蠢人的意見,於是他們趁此時機,想把自己囤積的那一份貨物,趕緊拋售出去。
雖說必然會有一定的損失,但起碼好過全部砸在手裡,滿盤皆輸來的強。
隻是當他們想要拋售這些物資的時候,卻發現已經沒有商人接手了。
這也是必然之事,此刻,大秦官府一刀切斷了對外商路。
而這些之前要反抗嬴羽的商人們,他們囤積的都是對外出口的貨物。
在此當口,又怎麼可能會有人敢冒著賠本的風險,接受他們的甩賣呢?
到了最後,這群想要拋售貨物的商人,急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
與此同時,大秦的官府又放出了消息,為了彌補商人們的損失,官府可以花費一定的錢,收購他們的貨物。
那些商人們現在急著止損,自然也不會多想,這些東西賣出一個銅板,他們就少虧一個銅板。
此刻,官方出麵補償收購,他們哪裡還會想彆的,於是非常乾脆得把手中的貨物全部拋售了個乾淨。
對於他們而言,這已經是減少損失最好的辦法了。
會出現這樣的局麵,其實一切也在嬴羽的預料之中。
嬴羽早就已經過了悲天憫人的那種階段,這些商人算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若不是嬴羽大力發展商業,他們也不會有今天。
如今他們忘恩負義,嬴羽也自然不會手下留情。
當然,嬴羽並沒有趕儘殺絕,而是利用了人性。
他知道,人性從來都是兩麵的。
隻要能利用好,必然可以助自己成事。
嬴羽隻是把這些人的優點,弱點等等,通通考慮進自己的計策之中。
而取得的效果,也是顯著的。
大秦官府幾乎沒有付出任何代價,就收獲了大批物資。
這本身就已經是大賺了一筆。
至於解封的日子,那還不是嬴羽一個人說了算,隻要等到此事解決,他把各種關口的封鎖解除,這些貨物依舊可以高價販賣給西域各國。
這其中所能獲得的利益,可不是一星半點。
隻不過嬴羽並沒有急著開放對外貿易,因為他知道時候還沒到。
現在隻是一部分精明的商人,察覺到了之後事情的走向,急著把手中的貨物全部拋售出去而已。
這是嬴羽計劃的第一步,然而嬴羽的計劃才剛剛開始而已。
嬴羽非常清楚,有了這一批商人帶頭,後續必然會有更多的人效仿。
隻不過他們礙於之前的一些承諾或者聯盟的事情,現在還不便出手。
亦或者他們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些人毫無疑問在智力上是不如已經拋售了貨物的商人們精明。
他們還沒有看到這一次封鎖出口關卡,對於他們日後的影響有多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