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長相到舉止氣質,都隻是一個十分尋常的普通人。
他往來在印度的商人中間,也並不是要為了和這些商人做生意。
而是在默默的挑撥他們的情緒。
並且他使用的手段也非常高明。
他並沒有一上來就明著挑撥這些商人。
反而隻是旁敲側擊通過一些閒言碎語,甚至是一些微不足道的詞字。
這些話語初步一聽的話也不會有任何問題。
單獨拿開說也沒有什麼特彆的用意。
隻不過這人因為連日往返,慢慢的他把自己這些細碎的詞語。
全都默默的灌輸到了印度商人們的耳中。
眼看時間差不多了,他又拋出那些關鍵性的串聯語句。
也開始進行了更加大膽和露骨的挑撥。
長時間以來的耳濡目染,想要反叛大秦規定的心思,已經慢慢的在這些商人們心中種下。
到了最後最終的挑撥就是讓這一顆種子生根發芽。
最終幾乎所有的印度商人們還是經不起這種挑撥,選擇了不理智的行動。
也就是今日幾乎所有的印度商人聚集在一起,要求放他們出行。
這暗中進行挑撥的人,自然和攪動大秦風雨的人是同一個陣營。
都是唯恐天下不亂。
本來此事如果要詳加調查的話,即便他隻是一個隨時可能泯然於眾的普通人。
但還是難以逃過劉邦的追查手段。
隻不過此刻劉邦也好,嶺南當地的官員也好。
他們現在的重心,都圍繞著嬴羽的事件上來進行,所以這些商人的事情,即便是暗中有人挑撥,他們也根本管不了。
彆的國家之人,在這個節骨眼上在大秦鬨事,換做任何一個大秦官員都不會慣著他們。
沒有將他們趕儘殺絕,已經算是手下留情了。
不過劉邦此舉,也正是幕後之人想要看到的。
其實他在執行這個計劃的時候,就非常清楚。
即便嶺南港口所有的商人都去聚集鬨事,也根本影響不了當地官府任何決定。
因為他們是真正想要擾亂大秦天下的人,所以對如今的大秦到底有怎樣的實力,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
至於這一群印度人,他們自信背後的國家力量。
其實對於大秦而言,隻不過是一個笑話而已。
嬴羽的計劃雖說很高明,但真正的有心人還是能看出他的用意。
和印度通商往來,無非就是要以這個為借口了解印度。
日後對此用兵的時候更有把握。
如果真的要和他們友好往來的話,又何必限製印度商人們的行動呢?
這種種的行動,讓真正的有心人也猜到了嬴羽當年的用意。
隻是這個看似普通的幕後主導者,離開的時候並沒有發現,人群之中有一雙眼睛正在注視著他。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