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羽這個應對之策,雖然會給大秦帶來不小的損失,不過也讓範增等人,徹底陷入到了被動之中。
此刻的範增也隻能無奈歎息,不過好在嬴羽已經死了。
在範增看來,封禁鹹陽必然是始皇帝的手筆,雖然這手段很高明,讓他們陷入到了被動之中,不過他敢篤定,這樣的封停狀態,即便是大秦也是頂著巨大的壓力的,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
隻要鹹陽一解封,就是他們執行最終計劃的時候。
隻是範增不知道,就在他們被困在客棧的時候,嬴羽已經完成了所有布置。
封城的第三日之後,嬴羽完成了所有部署。
不僅僅隻是鹹陽城之內的安排,就連城外所有的安排都已經就緒。
各地的將軍回來,其實都隻是嬴羽所做的噱頭而已,他的目的並不是要這些將軍真的帶兵打仗。
因為這一次的陰謀,絕對不是一次軍事上的反叛。
日前經過了數儘之事之後,對於軍隊上的管理已經加強了太多。
不僅僅如此,除了軍隊的管理,還有對民間武裝力量,嬴羽更是下了很大的本錢去整治。
如今想要在這樣的製度之下,神不知鬼不覺的建立起一支龐大的軍隊,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這是嬴羽一開始就能預料到的,所以他一開始就知道這一次絕對不會演變成軍事上的衝突。
而他下令調回在各地的有名將軍,目的也是要做給暗中的人看的。
這些人本就認為,他們這一次所策劃的行動,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所以他們很自然的也會認為這一次不需要軍事的正麵衝突。
如果嬴羽還在的話,他們可能會考慮這樣召回各地的名將,是不是有什麼陰謀?
但此刻在他們眼裡,嬴羽是已經確定不在了。
所以他們認為隻要嬴羽不在就沒有人是他們的對手,而這個時候大秦的官府選擇召回各地的名將,就已經是陷入了一個誤區。
大秦的官府以為可以用武力解決這一次的事件。
這讓範增為首的一派陰謀者認為,大秦的官府已經被他們牽著鼻子走。
而實際上他們想要用各地的衝突,來轉移大秦官府的注意力。
而這樣的舉動,也是嬴羽用來轉移他們注意力的方法手段。
借著他們都在關注此事的時候,嬴羽借助封城之便,已經做好了所有的準備。
日前嬴羽彙合了百家的十二派掌門,商談出了關於此事的解決方法。
日前白家的掌門雖說還留在鹹陽之中。
但他們的安排早就已經悄悄的送出城去,而城外等候的百家弟子按照掌門的命令,各自執行自己的任務。
此刻百家掌門之所以還留在這裡,也是因為嬴羽邀請他們見證一個時刻。
在一日之前的會議上,嬴羽毫不避諱的直言。
雖說百家此刻聚集此地,但其實大家都已經發現了,百家門派之間強弱早就已經有了很大的差距。
而不可改變的是,有的派彆一定會在曆史洪流之中被淹沒,一蹶不振,從此消失。
這些紙的自然就是規模比較小,理念也不夠,被世人所廣泛認可的百家門派。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