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個瞎眼的老掌櫃是知道這計劃真相的人,那他又為什麼在那個時候又要把此事告知馮劫,讓馮去疾避免這個死劫。
而這個暗中替換了有問題沉香的人,多半也是在馮去疾房間的窗台之上灑落灰塵之人。
偏偏這些灰塵,又是馮劫所在小院的土壤。
那如果此事不是馮劫所為,那暗中做此事的人,便是想要把矛頭直接指向馮劫。
事實上他的目的也確實達到了。
在窗台之上灑落灰塵,並且還留下手印,他想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讓調查的人認為凶手曾經用這個窗戶,出入過馮去疾的房間。
這顯然是一種欲蓋彌彰的做法,他自然能想到用這個辦法,自然也能想到這個辦法容易被識破。
那他真正的用意就是要讓調查的人發現這窗台之上塵土的成分。
他如此作為的就是把矛頭引向馮劫。
那現在其實已經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了。
真正的凶手不管是什麼人,他都一定和馮劫極為熟悉。
或者一定是一個極為了解馮劫和馮去疾的人。
這樣的話也就大大的縮小了調查的範圍。
在想到這樣的時候,蕭何和陳平心中都有一些不對頭的感覺。
因為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從瞎眼老掌櫃店鋪之中所獲取的那紙張上的內容就沒有任何作用了。
然而嬴羽再三叮囑,讓他們在調查此事的時候,
一定要時刻記得這紙條上的內容,這絕對不可能是無端端的兩個字。
嬴羽得知此事之後,第一時間便知道這件事情的關鍵,隻不過行動還是晚了一片刻,他們趕到的時候,瞎眼老掌櫃和身後的人已經死亡。
否則的話,這個案子可能早就已經水落石出了。
即便如此,也還是得到了一個很重要的線索。
如今這個線索自然還沒有用上,就說明,事情距離真相可能還有一段距離。
並且此刻那個之前昏睡的小童,也還沒有醒過來,可能他還知道一些關鍵的信息。
不過即便如此,有一點也是可以確認的。
事情發展到了如今這個地步,馮劫的嫌疑應該已經可以洗清了。
他從始至終沒有說過一句謊話,也沒有做過一點欲蓋彌彰的事情。
一直以來都全力配合陳平和蕭何的調查。
這個案件發展到了如今這個程度,確實已經沒有理由懷疑他。
於是三人商議之後,決定再次重新各自整理這個案子的脈絡。
同時等著蕭何府上的一個小童醒來,做過詢問之後,再著手繼續。
最後蕭何和陳平,離開了馮府。
又過了幾日。
馮去疾府中所有的喪事都已經完畢。
但在鹹陽城之中,此事的議論才達到了高潮。
之前有人提出此事,到底該如何結束?
皇帝陛下都已經對此事感到不安,並且派出了尚書大人處理此事。
而且此事最大的嫌疑人成了馮劫。
但馮劫對此從來沒有發過一句話。
時間長了之後,這也讓很多人開始借題發揮。
都說事情肯定是這樣,他已經無話可說。
現在之所以還在硬撐著,是因為調查還沒有結束。
一旦所有的調查進入了最後階段,所有的真相浮出水麵,那他必然就是要被繩之以法的那個人。
隨著百姓的討論越來越激烈,已經影響到了官府。
畢竟當所有百姓都指向同一個問題的時候,那麼這個問題就絕對小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