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下不遠萬裡來到大秦,想必也不是來旅遊的,直接說明來意吧。”
無意義的事情,贏羽不會多花心思去思考,眼前想要知道答案直接問他也就是了。ъigetv.
難陀國王微微愣神,雖然不知道旅遊是什麼意思,不過也知道不能再拐彎抹角了。
於是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難陀國王把自己所有的想法全部告訴了贏羽。
並不是他沒有什麼心機,也不是他全然信任贏羽。
可是他知道如今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如果自己不把事情說明白的話。
那之後的所有計劃都沒有辦法實行,所以為了之後更簡單,此刻他反而不想耍那些小手段。
贏羽靜心聽著難陀國王把所有的事情說了一遍。
他原本就已經有估計難陀國王此刻來到這裡,並不是知道了大秦想要對印度用兵。
如今聽到了他此來的來意之後,贏羽還是有點意外。
真實的曆史上難陀國王,似乎不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更加不可能有這樣的魄力。
否則的話,難陀王朝應該不會在他的手上滅亡。
而如今眼前站著的這一個人,他自稱是難陀王朝的國王。
按理來說他也並沒有撒謊的理由,因為此事隻要繼續進行下去,馬上就會被拆穿。
所以他的身份多半沒有任何問題,此刻贏羽所思考的事情是。
到底要不要幫助難陀國王,或者說贏羽在權衡的是比起直接以武力攻下印度,是不是讓難陀國王承自己巨大的恩情繼續統治印度,為自己服務要更好的多。
前者的話沒有任何意外,以大秦的武力強勢碾壓直接攻下印度。
如此做的話,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麻煩,也把所有的事情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可是如果采用了這樣的手段的話,那按照贏羽的計劃就是要徹底覆滅這個文明。
一個國家的滅亡,其實在漫長的曆史之中,並不算一個什麼樣的大事。
雖然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可是想要覆滅這樣的國家,對於如今的大秦而言,同樣不需要多費手腳。
但是隻是覆滅一個國家的話,還遠遠不夠,想要徹底征服這個國家,那就需要連同他們的文明一同搞定。
然而,生活在那個地方的人民對當地的信仰,當地的文化如同大秦的人民一樣,根深蒂固。
想要用文化統治他們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古往今來華夏民族遭遇了多少重大的變故,但之所以能夠一直延續下去,就是因為華夏的文化不斷,精神不斷。
隻要一個國家的文明沒有斷過,這個國家不管覆滅多少次都可以重新站起來。
所以贏羽在決定要攻克印度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後麵的打算。
最好的結果是用華夏的文明,慢慢的替代印度的文明,用文化來對抗文化進行侵襲。
這樣的話必然是一個曠日費時的大戰略。
用軍隊攻下印度,可能隻需要一年甚至半年的時間。
但如果想要完成文化的統一,文明的侵染,所需要的時間,可能是根本無法想象和估計的。
而之後大秦要對世界很多強大的國家連續動手,對於印度文明的統治方麵,必然不可能全力以赴。
因此的話,可能會讓這個文明統治的時間更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