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此一戰,看似難陀王朝損失甚大,但這也是為了之後減少更多的犧牲所必要的,你不會認為戰爭可以不用死人吧?”
麵對蒙恬的話語,難陀國王苦笑著點點頭,如今他明白了,確實是自己想的太天真了。
如今大秦已經徹底掌握了主動權。
是戰是和,都是大秦說的算。
如果沒有這場碾壓性的戰爭的話,不管大秦提出什麼條件,難陀王朝都不會答應。
如今大秦展示出了,足以碾壓他們難陀王朝的實力,在絕對的實力麵前,難陀國王知道,無論大秦提出什麼條件,恐怕朝中的那些大臣都會接受。
這也是蒙恬堅持打這場戰爭的原因所在。
隻有將敵人打怕了,打服了,他們才會乖乖聽話。
而此時,難陀王朝的使船也來到了大秦艦隊之中。
得到允許後,白衣大臣帶領使團來到了大秦艦隊主艦之上。
蒙恬得知對方最主要的大臣要來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他們在打什麼樣的主意。
因為難陀國王正在大秦的軍隊之中。
眼前難陀王朝正在麵臨一個關乎國家未來的決定。
所以這樣的事情,他們自己必然是不能輕易決定的。
就算實際上的國家的走向還是由他們來掌控,但這樣的事情隻能由國王出麵。
所以這個時候白衣大臣來到大秦的艦隊之上,一定是來商議暫停戰爭的。
這樣的結果也是必然會出現的,因為蒙恬對大秦海軍有著絕對的信心。
既然已經掌握了主動權,蒙恬自然不會去迎接難陀王朝的使團。
蒙恬在旗艦上等候,白衣大臣登艦之建後,也是第一次親眼見到了大秦士兵。
每一個大秦士兵,此時都是精神震爍,眼中似乎都有精光。
他們隻是站在那裡,就給人一種說不出的壓迫感。
白衣大臣知道,這些士兵一定是大秦最精銳的戰士。
和眼前這些大秦的士兵比起來,他們難陀王朝的軍隊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以白衣大臣的聰明才智,自然也想清楚了,當日在大秦的近海岸和難陀王朝軍隊的戰鬥,隻是靠陷阱才獲勝這一說,簡直就是荒謬。
在靠近大秦艦隊的那一刻,他就明白了一切。
大秦士兵的戰鬥力如何,先不論。
光是腳下這艘如同城池一般的巨大戰艦,就是不是他們難陀王朝軍隊能夠對付的。
他們難陀王朝軍隊在出征的時候,如果是麵對較弱小的國家,便會不修邊幅,飲酒作樂。
一點都沒有正經軍人的樣子。
再看眼前的這個軍隊,以之前的戰況來看,難陀王朝在大秦眼中絕對是弱小的軍隊了。
可即便是麵對對於他們來說弱小的對手,他們也沒有絲毫放鬆的意思。
這樣的一支軍隊如果會失敗,那才是有鬼了。
今日難陀王朝吃此敗仗,實在是一點都不冤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