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船艙安全的所有保障設施,已經配備的十分完善。
倘若真的有不可避免的火災發生的話,如果這些東西還不能夠及時製止。
那隻能說該有此一劫,也是天命不可違。
負責船上消防安全的總負責人,每日都需要向韓信彙報一遍檢查工作。
關於此事是贏羽很多次強調過,絕對不能偷懶的一個環節。
韓信結束了一日的巡查之後。,終於接到了從鹹陽發來的快報。
打開一看之後,他終於等來了,他一直在等的消息。
贏羽的大軍,已經從鹹陽出發,向嶺南港口而來。
不需要多久便能在此地會合,會合之後,要馬正起航出發。
於是在這段時間之內,韓信要做的,就是讓一切準備工作就緒。
本來他已經準備休息了,接到這命令之後,馬上又走出了營帳來到港口。
這段時間以來,基本上每過幾日就會演練一次上下大船。
彆看這隻是一個簡單而重複的工序。
但一開始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亂成了一團麻。
是經過了好幾次的調整才能有序的上下。
畢竟在此地囤積的可是超過了三十萬的士兵。
這三十萬的士兵不管是什麼樣的行動,隻要是同步進行,那都絕對是很難統一的。
好在經過了幾次的調整之後,如今上下已經不是問題了。
如今通過傳來的快報所說,贏羽這一次親自帶領了不少軍隊。
那到時候這些新來的大軍,必然不可能有機會在演練上上下下。
所以韓信需要計劃著時間,在贏羽率領的大軍到來之前,先把此地已經駐留了不短時間的三十萬大軍全部送上船。
贏羽所率領的紙質大軍加起來不到十萬之數,有了這幾次演練的經驗。
韓信自信在自己的指揮之下,這十萬不到的大軍應該不會出太大的亂子。
四十萬大軍就是這一次贏羽遠征所準備的幾乎所有兵力。
大秦安定了這麼多年,並且還是一統了天下之後的安定。
按道理來說,如果需要大肆征兵的話,遠遠不止能夠湊出來這麼多人。
但是按照贏羽的理念來說,兵貴精而不貴於眾。
這四十萬大軍,是經過了精挑細選才留下來的士兵,他們身上的鎧甲都是經過精心打造而成的。
毫不誇張的說,其中大部分士兵的護甲,防具都是量身定製。
加上強度非常高的訓練,這些士兵雖說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沒有作戰的經驗。
但真正到了戰場之上,他們憑借一身的裝備,絕對能夠以一當十。
況且在這個時代的這個節點上,又有哪一個國家能夠拿出這麼多軍隊作戰?
贏羽想了一圈,也想不出來,世界上還有那個國家能夠跟大秦抗衡。
再者,贏羽也早就料定這一次的征途,可能也並不需要從頭開始,一路殺到完。
最多就是開始的時候有幾場硬戰要打,還有就是某些大國之間無可避免的衝突,需要硬碰硬的拿下。..
而其中必然也會有很多國家選擇望風而降。
這是人性的本質,不管在哪一個時代,都絕對不可能更改。
所以經過他的計算之後,四十萬軍隊絕對綽綽有餘。
而與此同時。
贏羽率領大軍從鹹陽開拔的時候,那名死士也帶著各國代表者的人頭,到了古埃及帝國的地界。
當那死士來到古埃及地界的時候,第一時間就被他們的人注意到了。
他們了解之後知道這人是從大秦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