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羽親自禦駕親征來到了難陀王朝。
以如今難陀王朝和大秦的關係來說,難陀國王必然是不敢怠慢了大秦的皇帝的。
所以除了親自迎接之外,還給大秦的大軍,準備了一個盛大的歡迎儀式。
雖說這樣的儀式對於難陀王朝的官府來說,其實是一種恥辱。
因為這是讓他們低頭的國家,而他們還竟然要用這樣的禮節去迎接他們。
儘管是形勢所迫,儘管是不得已而為之。
但是事實就是事實,並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更關鍵的是,他們即便知道這是恥辱,也隻能勉強的頂著笑臉去做好這件事情。
而這樣的事件,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卻沒有任何負擔。
因為最近這些日子以來,大秦皇帝的形象,在孔雀王朝的民間,已經升華到了一個不得了的高度了。
如今他們心中的神明,竟然來到了自己的國家。
對於他們而言,用這樣最高的禮節去迎接神明,那是理所應當的。
這一點,也同樣是讓難陀王朝高層覺得難受的地方。
最開始的時候,他們為了讓難陀王朝的百姓能夠接受大秦。
是他們配合大秦,編造出了這樣一個彌天大謊。
他們怎麼也沒想到,這個謊言竟會發展到這種地步。
對於他們而言,這隻能算是自食苦果,關鍵這苦果,他們還需要笑著吃下去。
贏羽的身份和地位,必然會引來大量的百姓圍觀。
而且這樣的盛況,難陀王朝高層也沒有理由阻止。
所以在王都之內,如何處理治安問題,也是需要他們考慮的事情。
難陀國王與贏羽寒暄了幾句,隨後便帶著贏羽從海上來到了王都。
還沒進城,贏羽就發現有很多難陀王朝的百姓,在城外迎接自己。
而一旁的難陀國王臉色卻有些難看,聯想到曾經自己在難陀王朝的身份和地位,再看到如今這些百姓們的反應。
這種強烈的反差,對於難陀國王來說實在難以接受。
可這一切已經在他眼前發生了,他隻能強忍著心中的那種不快,賠著笑臉跟在贏羽身後。
贏羽並沒有拒絕難陀國王的好意,同時他的心中也清楚為什麼他要這麼做。
其實說白了,現在的難陀王朝,存亡隻在贏羽一念之間。
所以難陀國王做了這樣的選擇,也並不讓贏羽意外。
畢竟贏羽清楚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否則的話當初他也不會答應自己提出的要求。
當然贏羽這麼對待難陀王朝,他心中肯定也不會有任何壓力。
畢竟他本可以抬手就滅了難陀王朝,現在他選擇讓他留了下來。
這對於難陀王朝來說已經是一個莫大的恩惠。
贏羽的計劃也不容耽擱,他並不打算在此地過多的駐留。
所以晚上的迎接儀式完畢之後,贏羽就回到了秦軍大營之中。
第二天一早,贏羽便準備率領大軍直接穿過難陀王朝,向北方行軍。
而這個時候,難陀國王和一眾大臣們也知道不能在等了。
大秦這一次想要進軍的路線,在修建整平道路的時候,難陀王朝就已經知道了。
並且針對贏羽的這一次行動,他們也就早就做好了計劃。
當然這些難陀王朝高層並沒有彆的心思,他們隻是想讓自己國家的軍隊跟著贏羽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