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天色就暗了下去。
就在這個時候,大秦帝國的軍隊也終於浩浩蕩蕩來到了裡海邊上。
難陀王朝在此駐紮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他們掃清障礙來到此地,就是等著大秦帝國的軍隊前來會師。
兩支大軍彙合之後,便會進行最終的作戰部署,最終的決戰已經隻在眼前了。
反秦聯盟,也幾乎傾巢而出,動用了所有能調動的部隊。
在裡海的另外一麵,聯盟軍集結在了一起,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在大秦帝國限製他們進軍的這段時間,他們所做的就是準備好一切戰鬥所需的條件。
早就在之前,他們已經確定了,這場大戰的主戰場就在裡海另一側的平原之上。
他們之所以如此決策,是因為各國聯軍加起來他們的軍隊數量非常龐大。
光從士兵的數量上來看,已經超過了難陀王朝和大秦軍隊總和的三倍。
在這個時代的戰爭之中,有著如此明顯的軍隊數量差距。
並且這三倍還不是小規模的三倍。
大秦的軍隊水陸兩軍,難陀王朝的十萬大軍加起來的話,軍隊的數量已經超過了五十萬之數。
而各國聯軍所準備的士兵數量,經過不完全的大概統計,已經接近二百萬的數量。
在軍隊的規模上,各國聯軍確實有和大秦正麵對抗的資本,或者說他們有著足夠的信心,可以從正麵擊潰大秦。
在這樣數量的壓製之下,這樣的戰役幾乎是沒有可能會失敗的。
在這段時間裡,各國聯軍的統帥們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不斷的壯大軍威。
目的是讓所有的普通士兵都知道,這一場戰役對於他們來說是必勝的。
希望自己的士兵不被外界的那些傳言所影響。
因為大秦帝國的強大如同鬼神一般的勇猛,這樣的言辭不斷地削弱著聯軍士兵們的士氣。
但經過這一段時間的不斷洗腦,這種影響已經被降低到幾乎沒有了。
接下來就是堂堂正正的正麵對決。
對於各國聯軍而言,這一次的戰爭他們不僅要贏,而且還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強的威勢,徹底擊敗大秦帝國的進攻。
隻有這樣才是他們聯軍的勝利。
如果隻是險勝大秦帝國的話,這對於他們來說都不能算是勝利。
因為大秦帝國隻是一國之力,並要他們付出如此慎重的對待。
如果不能強勢擊潰,那對國家的百姓而言也很難交代。
聯軍的將領在巡查的時候。
經常能聽到士兵們在私下的竊竊私語。
他們所討論的,無非就是這一次戰爭對於他們來說,到底有什麼價值和意義。
一個他們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國家遠渡重洋,帶著大軍要來進攻他們。
敵人還沒有來,他們的國王就已經開始害怕了,並且把所有人都聯合在了一起才能抵抗。
他們如今在此地集合了成千上萬的兄弟。
以往他們之間也是,有的時候在敵對。
但這個時候在麵對一個強大敵人的時候,以前的那些小摩擦竟然全都不計前嫌了。
以前即便是發生過小規模戰爭的兩個國家。
如今兩個國家的國王能坐在一起,把酒言歡,兩個國家的士兵也能駐紮在同一個帳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