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眼中在那一瞬間閃過了一絲精光。
這是多年以前的胡亥,根本不用想滿口就可以答應下來。
但現在畢竟已經不同往日了。
先不說之前還在想和扶蘇爭鬥的時候,胡亥就已經懂得韜光養晦。
那段時間他的成長是非常迅速的。
之後被放逐了,雖說胡亥再沒有任何爭奪的心思。
但實際上這些日子以來,他內心不斷掙紮,不斷想要擺脫贏羽的陰影。
也在不間斷地提升著他心智的耐受程度。
而今的胡亥才算是真正沉澱了所有的一切。
拋開了所有的稚惑,所以他眼中的光僅僅一閃也就過去了。
因為在很短的時間之內,他又想到了另外的可能性。
雖然說將閭說的那些都是真的,大秦如今的狀態就是沒有皇帝。
這是曆史上從未出現過的情況。
如果他們真的想要做事情的話,現在絕對是最好的時機。
隻不過如今的大秦,和曆史上所有的國家都不同。
大秦現如今的狀態,他們看不懂,也看不清楚。
如果是史書中記載的那些國家,僅僅隻是沒有皇帝這一條,就已經足夠讓國家分崩離析了。
可贏羽離開大秦到現在,已經有不短的時間了。
大秦卻沒有出現一絲混亂,一切都有條不紊。
並沒有因為大秦沒有皇帝而產生什麼重大的影響。
再者,雖說此刻大秦沒有皇帝。
但是贏羽留下來的這三位能人,他們竟然能夠不為權力鬥爭。
是一心隻為了大秦的未來奮鬥。
如此同心同德,三人加起來起到的作用,比之贏羽也差不了多少。
來到了這放逐之地,胡亥可是多次反省過。
他在躲避逃避贏羽的陰影的同時,也在無意識的深入不斷的了解贏羽。
他不得不承認,贏羽的眼光遠遠高於其他人。
這一點即便是留下的這三位能人加起來,也是不能和贏羽相比的。
最初的那一個想法比一切都重要,贏羽就是可以提出想法的那種人。
所以贏羽在大秦的地位毋庸置疑,是絕對不能被取代的。
胡亥對此都非常了解。
贏羽所選定的人,對這些事情一定更加的了解。
這也必然就是他們三個人不想著去多做權力鬥爭的原因。
因為他們之中不管誰贏了,都不可能主掌大權。
最終損害的一定是大秦本身的利益,所以這樣的事情他們根本不會去做。
再者也是因為他們到了這個地位。
所以他們心中對於誰能當皇帝,已經是相當透徹了。
他們自然也很清楚自己可能位極人臣,但是這一生恐怕都沒有帝皇的命。
就是因為他們對一切都了解的如此透徹,所以在所有事情上都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
這些人能夠了解的事情,如今的胡亥也能夠知道了。
所以這個時候公子將閭所提出的條件,不可謂不誘人。
但基於實際出發,胡亥認為這是不切實際的。
贏羽如今在大秦的地位,已經沒有人可以動搖了。
他贏得了天下所有人的認可。
這一點,即便是始皇帝,都沒有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