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什麼跟什麼啊。
你們關注的重點,就是這個麼,事實上,我隻是個未成年而已啊!
終究是她大意了,就不該同意師兄師姐一塊兒過來,瞧瞧,這都是什麼事兒啊!
在全場的謎之沉默中,老教授率先反應過來:“所以,你是醫學領域的人,還是個學生,這麼高的醫學造詣,你怎麼進入了生物化學院?”
老教授愛才心切,對紀初星專業的選擇,表示了懷疑。
紀初星還在做最後的掙紮,並且淡定解釋:“其實,是他們弄錯了,恰好同名同姓而已,不是我,我隻是懂一點點中醫而已。”
她說完,死亡視線轉移給溫黎川,語氣卻非常無辜又嬌萌:“你剛剛弄錯了,是不是?”
妹妹的意思要順從,妹妹喜歡低調,溫黎川意識到自己做了一件惹妹妹不高興的事情,他立刻解釋:“啊,對對對,就是同名同姓而已,你說不是就不是,絕對不是!”
周圍的人:“……”
你還不如不解釋呢!
反正老教授不信,並對紀初星否認的行徑表示非常不滿。
而最震驚的,莫過於講座的主講人譚隨寧。
她不可置信地翻開自己隨身攜帶的專著,看著上麵的作者名,神色雖未有過於誇張的變化,內心的震驚,卻再也掩藏不住。
她剛才還自信滿滿,認為對方對醫術一竅不通。
如果對方真的是紀初星,她不但引用了對方的專著作為參考文獻,還出現了誤讀和誤用,被對方當場反駁。
以後,“譚隨寧”這三個字,在國際醫學上,就會大大減損威信。
即便,中醫不是她的主要研究方向,可譚隨寧一向驕傲,並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失敗。
但此時的一切,已像是一巴掌打在了她的臉上。
而周圍的人,看向紀初星的目光,在震驚的同時,也充滿了好奇。
不過,紀初星,這個名字,似乎有點熟悉了。
在場的,如果還有生化學院的人,肯定能第一時間想起,這個名字,可不就是米爾實驗和羅爾蘭實驗上的那個天才少女麼。
醫學和生化雖然有聯係,但不是人人都關注這個國際前沿的問題,在座的還基本都是本科生,隻是覺得這個名字,有點耳熟而已。
老教授不信這是個恰好同名的問題,等下立刻就去問化學和數學學院的院長,這個學生,他要定的。
他要勸她轉專業!
醫學院的院長和副院長,在震驚過後,也覺得挺尷尬的。
沒想到,再次請譚隨寧回來做講座,竟然會碰上這麼個事情。
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如果譚隨寧僅僅做西醫部分的講座,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有問題的是,她的助理交給醫學院的講座安排裡,專門cue了一下中醫部分的內容。
譚隨寧跟隨上官徐學習中醫的時間不長,也才這幾年,主攻針灸一科,這是她在針灸科領域做的第一個成果發現解讀,後麵會拿這個成果來向華國最高醫學研究院申請,向一級教授跨進,專門做這部分的講述,也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影響力,這在後續的各種評比中,都能成為她的優勢。
看誰能想到,碰到這個紀初星這個鐵板釘子呢!
譚隨寧整個人,又是尷尬,又是難堪。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