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大朝會,關係到大秦帝國接下來的走向。
因此,三百多名大大小小的天下官吏,齊聚於次,共商國事。
華夏上溯兩千年,除了炎黃時期的部落禪讓製,從未有過如此盛舉。
這也是秦風提出來的,民主集中製。
可以看到,聚集在張良、蕭何、陳平身邊的文官,占了七成的人數。
而聚集在韓信、蒙恬、章邯身邊的武將,則是高達九成!
當秦風在眾人的矚目下,緩步走到前列時,發現嬴子嬰已經雙手攏袖,笑眯眯的站在了那裡。
眼見秦風的到來,當即恭敬的躬身作揖道:
“見過丞相大人。”
秦風連忙惶恐還禮道:
“見過子嬰大人。”
嬴子嬰的位置其實十分的尷尬,他明明沒有具體的官職,卻站在最前端。
不過剩下官員,幾乎都聚在他的周圍。
而且大都是博士、禦史。
他們見了秦風雖然麵上有些畏懼,但大都帶著些許的憤怒,這就讓叔孫通十分的尷尬。
因為自從蕭何為丞相副使之後,陳平便遞補廷尉,叔孫通也是一步登天,成為了禦史大夫!
而名義上,這些禦史、博士都是他手下的人。
當初秦風支持他做話事人,結果當上之後,特喵的說話不太好使啊!
而之前讓大秦帝國皇家理工學院的學子遞補禦史、博士,隨著戰爭的結束,也是幾乎作廢。
因為每一個學子,都經受過諸子百家的精心教導。
留在朝堂之上耍嘴皮子純屬浪費人才!
他們應當奔赴各個遭受戰亂的縣鄉,帶領著那裡的百姓脫貧致富,人口暴漲,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
因此,禦史、言官依舊是之前那幫人,也是跟淳於越一起的那幫人。
他們雖然恐懼秦風,但卻也不怕死,時刻準備抓住秦風的把柄,玩命的彈劾。
若是僥幸一命換一名,豈不是名揚天下了?
叔孫通的神情愈發的尷尬,他苦笑著,悄聲道:
“丞相大人,不是我不賣力啊,實在是這些人油鹽不進。
我都不敢去博士府邸,怕被他們給打死。
要不乾脆給他們全都換掉算了,反正也就是順手的事兒!
正好咱泰山老家有幾個老鄉不錯,都是自己人,舉薦他們過來,絕對靠譜。”
秦風看了他一眼,淡淡說道:
“怎麼?老家裡的狗也要弄過來當警犬?”
叔孫通頓時有些尷尬道:
“哪兒能啊,這不是正好缺人手嗎?
這些人都是舉孝廉過來的,名聲很好,孝的一匹。”
秦風不由沉默了,孝的一批?
就跟王離當內奸,一晝夜抬著王翦從老家跑到鹹陽的那種孝嗎?
還是儒家那一套啊,孝就可以做官,不孝就不能做官。
問題是,這孝不孝順,全都是鄉老說了算啊。
一想到有人為了孝順,大冬天趴在冰麵上感動鯉魚;想到為了孝順母親而埋了自己兒子的故事,秦風心裡就忍不住升起一陣寒意。
雖然聽起來扯淡,但若是真有這種狠人成為官員,他們會善待百姓嗎?
這踏馬是為了做官,不擇手段了吧?
能親手埋自己兒子,那麼在埋彆人兒子的時候,會眨眼嗎?
其實根本原因,還是在於要富起來!
想吃魚,就能時刻吃上養殖魚塘裡的魚,想贍養父母,就能有足夠的糧食!
要讓土地和生產資料,掌握在百姓的手中,而不是鄉老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