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年,承乾尚在繈褓之中,被封為衡山王,八歲那年,朕不過登基一個月,就封承乾為太子。”
“朕日日告誡東宮輔佐大臣,讓他們勇於諫言,而承乾雖然年幼,但在朕心中就是最完美的太子,這一點,朕相信,日後也不會變!”
“但朕如今得知治兒當了皇帝,做的也不錯,這天下朕會給治兒,這是對朕大唐子民的交代,是朕身為大唐帝王的責任與必要選擇。”
但拋開帝王身份,朕作為一個普通父親就想知道,若是按照原有走向,這天下為何不是承乾的?也不是泰兒的?而是……治兒的!”
“懇請高陽先生解惑!”
這是李世民第二次開口了,既然這樣的話,高陽也不可能不說了。
他拱手嚴肅的道,“陛下對李承乾之喜愛,亙古未有,而李承乾小時候的確不錯,史書記載,“性聰敏”“特敏惠”,“豐姿峻嶷、仁孝純深”,可以說,他小時候的確是一位完美的太子人選!”
“十二歲,陛下你便讓尚書省不符者,上報東宮,讓李承乾自行決斷,在陛下心中,李承乾的確就是最好的儲君人選,也在鍛煉他帝王之道,陛下對他的喜歡,除了大明朱元璋對朱標,曆來皇帝都無人可以比擬!”
“貞觀五年,李承乾大病,從來不信佛的陛下急了,請道士秦英前來為李承乾祈福,病愈之後,又讓三千人出家,修建了西華觀和普光寺,還減輕了獄中牢犯的刑罰,隻為給他祈福!”
“貞觀六年,太子開始監朝,貞觀七年,李承乾再病,又請來天竺高僧為他祈福,病愈之後,大賞綾帛等六十段與及時服十具給波頗,而李承乾的一篇治國安邦策略,十分滿意的陛下像是一個小孩子一般向群臣炫耀,稱,“先論刑獄為重,深得經邦之要也!””
“貞觀八年,李承乾加元服,陛下你因此大赦死罪以下,並且賜五品以上子為父後者爵一級,天下大酺三日,又宴請群臣,打賞無數衣帛財物!”
“陛下對他的喜愛,舉國皆知!”
“貞觀九年,李淵去世,陛下讓太子建國,李承乾乾的十分不錯,因此,雖然後來陛下執掌朝政,但細務還是交給李承乾決斷!”
“在陛下心中,李承乾已經是下一任當之無愧的帝王!”
萬朝眾人包括李治都沉默了。
這的的確確就是把李承乾當太子培養啊,而且滿意程度,喜愛程度簡直都溢出了投影,李二也聽的沉默。
是啊,在他心中就是如此,他對李承乾的喜愛就是如此啊,他寄予了厚望,也十分滿意。
所以他想不通,後麵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以至於李治執掌大唐!
最不濟也是李泰啊!
這才是他心目中的順序!
高陽看到情緒有些壓抑不住的李二,心中也是歎息了一聲,縱然是在偉大的帝王,但也是一位普通的父親啊!
“本來的確是沒問題的,李承乾在初期的確表現完美,執政,孝順,哪怕是群臣都十分滿意,但貞觀十年,這一切都改變了!”
李二渾身一震,死死的盯著高陽。
高陽低沉的道:“因為這一年,長孫皇後病重了!”
“對陛下和李承乾最重要的人,去世了!”
這一刻,李世民死死的盯著高陽,拳心猛地攥緊!
“什麼?!”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