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千古一完人與北宋張載(二合一)_視頻通萬朝,開局剪輯千古一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視頻通萬朝,開局剪輯千古一帝! > 第593章 千古一完人與北宋張載(二合一)

第593章 千古一完人與北宋張載(二合一)(1 / 2)

“在這三年的守孝期間,張載做主賣掉了開封的祖宅,在橫渠鎮定居。”

“史記記載,張載剛開始並不是文人,他喜歡談兵,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熱血軍迷,他跟著自己的好友學習兵法,甚至還一度想要組織民間武裝去收複洮西那一片的失地。”

“但彼時,北宋重文輕武之風舉世聞名,武人在北宋自古以來沒啥社會地位,士大夫才是體製的儘頭。”

“不過當時有個很奇怪的現象,雖然武人沒地位,士大夫大多看不起武將。

但朝中一幫士大夫卻很熱衷談論軍事,宴會上談,朝堂上談,談來談去,無非紙上談兵,大多都是沒有實戰經驗的空談而已。”

“說白了,隻是茶餘飯後找一點樂子,互相吹牛逼用的。”

“畢竟國家邊患此起彼伏,談一談軍事比較應景,至於結果,大宋直接花錢買平安,這談論有什麼用?”

朱棣:“這很大宋。”

趙匡胤滿臉悲憤,“天啊,都最後一個盤點了,還不放過朕?”

在這種風氣和個人愛好的影響下,按照原軌跡,張載長大後要麼變成一個武人,要麼變成一個隻會紙上談兵的士大夫。

“顯然,兩種都不適合張載。”

“但幸運的是,在張載21歲那年,他遇上了一個改變他一生的人物,大宋,範仲淹!”

1040年,爆發了一場戰役,史稱三川口之戰,北宋敗於西夏。

這就不得不說司馬光的神奇操作,這就是他所提倡的西夏感恩,應當國土割給西夏,兩國便能和平。

“司馬光大人,打臉來得快不快?”

這一刻,投影前麵的司馬光臉色羞得通紅。

高陽繼續道。

這一次,52歲的範仲淹被緊急任命為陝西經酪安撫副使,說起範仲淹,也絕對是大宋的一個牛人,範仲淹在大宋無論人品還是能力都是宋代第一流的人物。

這種風流人物,自然在全國各地都有著諸多的小迷弟,張載赫然是其中一個。

恰好,範仲淹此次要來的地方便是陝西延州,而橫渠鎮恰好便在陝西。

彼時還算年輕的張載聽說範仲淹來陝西了,立馬帶著他寫的《邊議九條》奔赴延州。

他要見他的偶像,範仲淹。

在延州這個地方,範仲淹應該和張載見過麵,且還進行過一次深入的對談。

曹操:“???是怎麼個深入?”

張飛:“人家是正常的說話,交流!”

曹操:“怎麼交,怎麼流?”

萬朝眾人:“……”

不過這次交談,並沒有詳細的記載,我們隻知道,年長張載30來歲的範仲淹最後語重心長地對小張說

「儒家自有名教,何事於兵?」

這句話老範的意思說的很委婉,大致意思就是你作為一個讀書人,而且是讀書讀的很好的讀書人,應該著力重振儒學,而不要想著從軍博取功名。

從當下局勢進行分析,這句話其實還有兩層隱藏意思沒有說,第一,年輕人,現在已經過了建立軍功的時代了,從武不行了,而我大宋目前沒有讓武將提升的仕途,還是士大夫的吃香。

再者就是,你提的建議都有些過時了,相比於從軍,你還是從文比較好,文學才是你的天地。

隻是老範沒有明說。

隻是張載卻是心裡明白的。

範仲淹的確是為了他好。

而在這場對話之後,範仲淹送了張載一本《中庸》,勉勵他說,要下苦功夫。

也就在範仲淹的勸告下,張載這才避免了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他收拾行囊,跟範仲淹告辭,轉身回到了橫渠的家中,就在那小小的房間內,潛心苦讀範仲淹送他的《中庸》,苦讀儒家經典。

兩年後,範仲淹在慶州修完新城,作為彼時大宋的一大名人,他見過了諸多驚才絕豔的人,但在這裡,他惦念張載這個年輕人,彼時的張載還未嶄露頭角,不得不說,範仲淹的眼光是真的好。

於是,他一發請柬,遂請張載到慶州相見。

張載看到偶像寫信邀請,這自然要去,不僅要去,彼時苦讀兩年之久的張載還在範仲淹的邀請下寫了《慶州大順城記》。

見到張載筆墨,範仲淹高興的自掏腰包,說是要買下這副墨寶,於是給了張載一筆錢。

遠超於張載所作的《慶州大順城記》的錢。

蘇軾看到這感歎道,“隻怕這是救濟張載讓他繼續好好讀書的錢吧!”

“範老品行的確沒的說。”

朱棣也是感歎道,“大宋整體來說的確軟蛋,朝堂之上的士大夫的確氣人,但不得不否認大宋有些文人品行的確沒的說。”

這話頓時讓一眾人點讚。

高陽聲音也響起。

“的確如此,買下這筆墨寶,其實就是範仲淹對當時貧寒交加的張載的變相救濟,隻是換了一種方式,不至於讓張載難堪。”

“這點,張載自然也是知道的,但當時,他的確需要這筆錢,於是拿下了這筆錢,除了少量用在了讀書和生活。”

“其餘的錢都讓張載給存了起來,在十年後,張載弟弟張戩進京考進士,用的是這筆錢,又過了五年,張載本人進京考進士,也是用的範仲淹給的這筆錢!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所以在600年後,明末大儒黃宗義在《宋元學案》中說,範仲淹【一生粹然無疵,而導橫渠(張載)以入聖人之室,尤為有功】

也的確,如果沒有範仲淹,哪來後麵張載的入聖?

哪來這橫渠四句?!

張載確實幸運,遇到了大宋號稱千古完人的範仲淹,不僅改變了自己終生的命運,還在經濟上獲得巨額的救助。

而這也讓儒學得到了飛快的發展。

儒學是幸運的,他在大宋遇到了範仲淹。

如果說華夏文壇最大的伯樂是歐陽修,那當時華夏思想界最大的伯樂就是範仲淹。

在大宋這一時期的儒學複興運動中,範仲淹不僅發掘並幫助了張載,還直接指導和關懷過宋初三先生中的胡瑗和孫複,以及理學開山宗師之一的周敦頤!

範仲淹在思想界,堪稱儒學的恩人,而且眼光真是毒辣,他所幫助或指導的後輩無一例外成為了當時大宋的風雲人物!

而且他善於發現人才、愛護人才,他還是千年難得一見的坦蕩君子,舉世罕見,難怪被世人說範仲淹一生沒有一點兒瑕疵。

難怪,有一句範老千古!

在當時大宋的大儒看來,張載並不是天才。

甚至在他們的眼中,張載比之太多人都有所不及。

但在後世那片璀璨的星空中,張載最終卻成為了照亮千年的那顆星,這其中一大半的功勞都源於他的勤學苦讀。

他沒有特彆高的天賦,他是苦讀出來的成就。

正如範仲淹當年叮囑他要下苦功夫一樣,他真的很努力苦讀。


最新小说: 四合院:重生傻柱獎勵超強體魄 企鵝物流的男媽媽 藥不能停,半妖也可化龍 被妻女背叛後,我平步青雲 在八月盛夏 沒有陰陽師天賦的我獨自修仙 重生七零:團寵拿捏了首長大人! 鬥龍一之黑暗中的光 嬌美人類頂不住,瘋批獸人戀上癮 名柯秘聞:毛利蘭能聽柯南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