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擱在其他季節,路上如果遭遇惡劣天氣,或者盜匪,不說九死一生吧,也會異常艱難。
所以百姓都是能不出遠門,儘量不出遠門。
千辛萬苦到了宣州,就沒想著再回去。這年頭活著已經不容易,誰還顧得上留戀家鄉。
到了寧安縣衙門口,有個三十來歲的男子等在門口,一見他們過來,就快步迎上去。
遠遠衝徐總鏢頭抱拳:“徐叔,您老來了。”
徐總鏢頭迎上去,哈哈笑著:“有事你就忙去,小事一樁,怎麼你還親自來了。”
男子笑道:“徐叔的事就是我的事,不上心怎麼能行?”
徐總鏢頭招招手,讓徐青陽、謝大郎、謝湛幾個都過去,介紹男子給大家認識:“這位就是宣州折衝府折衝都蔚夏都蔚,你們都來見見。”
又跟夏都蔚道:“這些都是我的子侄,今後都要在宣州討生活了,還要勞煩你多多照應。”
“一定一定。”夏都蔚衝他們點頭,再看了眼村民們,道:“咱這就進去吧,周縣令和趙縣丞都等著呢。”
徐總鏢頭點點頭,和夏都蔚帶著村民們從側門進去,來到一座院落裡。
周縣令看在夏都蔚的麵子上,給他們在城外五裡地的地方,劃撥了一塊地方,讓他們在那裡安家。
因那地方距州城五裡,地勢平坦,就叫五裡坪。
五裡坪附近的荒地可以自由開荒,開好了就是他們自己的了,再由縣裡丈量,登記造冊。
周縣令還因為他們是失了土地的災民,還特意給免稅兩年。
村民們都歡喜不已,都覺得到宣州來是來對了。
大家排成一隊,挨家挨戶進去辦理戶籍。孫氏娘家人一直跟著他們,這會兒也跟著一起落戶。還有陸鐵匠的戶籍,自然也跟著落在一起。
落戶完成,他們就是正正經經的宣州百姓了,心裡那股子漂泊無依的感覺也沒了,也有底氣了不少。
辦完戶籍,還得去看地方。但這會兒已經接近午時,衙門指了個書吏給他們,約好未時中在南門碰頭,然後一起去看撥給他們的土地。
村民們各自回去,徐總鏢頭帶著謝湛和謝大郎還有徐青陽三人,請夏都蔚去百味樓吃飯。
村民們閒不住,回去後就開始討論以後的生活。
首先得蓋房子,房子蓋成前住哪兒?
“要不,還跟在涇州城時一樣,咱們找個大雜院先住著。”
“不成,住大雜院那會兒可把我憋壞了,這麼多人,擠在一個大院裡,身子都轉不開,上個茅房都得排著隊。”
“那你說咋辦?”
“要不,咱們乾脆就住五裡坪得了,搭個帳子先住著,白天蓋房子,晚上就在那裡住下,也免得天天城裡城外的來回跑,耽誤功夫。”
“也行,咱們在外頭住慣了,也沒什麼不方便的。”
為了把租房子的錢省下來,村民十分愉快的把這事定下來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