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玖在五裡坪住一夜,第二天謝湛把她送來花石村後,就走了。
許大郎今日精神好多了,人是清醒的,傷口沒再繼續惡化,肉眼可見的好轉。
陳醫令、劉先生和鄧先生三人圍著許大郎看,一個個驚奇的嘖嘖讚歎。
“青黴素果真是神奇,不光一晚沒燒,傷口還明顯有了好轉。”
“不行,咱們得趕快回去,再做一些青黴素,這麼好的藥,一定得多做一點。”
“再試幾次,如果藥效穩定,就可以上報朝廷了。”陳醫令激動道。
這時代的人全都受過任何抗生藥的荼毒,所以用量較小,許大郎一天一小瓶就夠了。
也不用擔心病情再惡化,顧玖就交代陳鳴謙,靜脈滴注的鹽水和青黴素的比例,以及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然後和先生們回城,留陳鳴謙一人在許家,到今天下午再給許大郎輸第二瓶青黴素。
接下來的兩天,鄧先生每日往花石村跑一趟,檢查一遍許大郎的傷口。
顧玖再去時,已經是術後第十天了,陳醫令和劉先生一起去的,今日要給許大郎拆線。
見證曆史的時刻,大家當然都想來看看。
這時的許大郎臉色好了很多,每日被家人扶著,在房間裡或者院子裡走一走,恢複的很不錯。
顧玖和先生們到的時候,許家剛好來了一名大夫,是宣州城濟世堂來的鄭大夫。
醫署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大夫,給腸道破裂的人剖開肚子的事,在杏林界傳的挺廣。
開始眾口一詞的不屑一顧,後來手術後人居然還活著,就上心了幾分。
再後來就都在觀望,等一天,他還活著,等兩天,他還活著,等十天,他還活著時,大家就有些坐不住了。
這人要是真給救活了,豈不是說,今後再遇到這樣的傷,就有了救治的辦法?這樣神乎其神的醫術,作為大夫,哪個能不好奇呢?
頭一個坐不住的濟世堂鄭大夫就趕來了,他要親眼看看許大郎的傷,到底是真的給剖了腹,還是醫署故意搞的噱頭,他得弄清楚。
鄭大夫正跟許家人溝通,“我就看一眼,看看到底是真是假就行,我也是大夫,沒有惡意。”
許老娘堅持自己的主意,“不行,我兒子又不是猴子,還撩起衣服給你看,不行,堅決不行!”
鄭大夫想了想,默默掏出十來個銅板遞過去。
許大郎媳婦咽咽口水,看看她婆婆。
許老娘也看幾眼那些銅板,再揚起下巴,“哼!”
鄭大夫又摸出幾個銅板,湊成二十個,這下不少了吧?
許老娘目光黏在銅板上,再艱難的把目光挪開。許大郎媳婦悄悄伸手在婆婆衣襟下擺拽兩下,許老娘不為所動。
鄭大夫默默又摸出十個銅板,真不少了,就看一眼傷口而已!
許老娘這才勉為其難的衝許大郎媳婦點點頭,許大郎媳婦歡天喜地的把銅板接過去,交代道:“看歸看,但不能用手摸啊,顧小大夫可是交代了,人手上好多臟東西,這些臟東西粘到傷口上,傷口就會發炎化膿。”
邊說著,邊走到在廊簷下曬太陽的許大郎身邊,小心掀起他的一點衣擺,“看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