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交了三十個大錢後,得已參觀了許大郎的肚子。
村民們給羨慕壞了,早知道這樣,早知道肚子被剖開還能賺錢,那天晚上就不慫了,要是也跟歹人拚了命的乾一場,說不定也能重傷給剖個肚的。
到時候,也能給彆人看一眼,收三十個大錢。
到了傍晚,許老娘數著一天的收入,吩咐許二郎:“明日早上,把地裡種的白菜和蘿卜拔一些,再去城裡割點肉,分作兩份,一份給顧小神醫送家裡,一份送醫署。那都是咱們家的救命恩人,咱們家得了好處,可得好好感謝人家。”
許二郎應了下來。
……
之後,一直有大夫不間斷的上門看許大郎的傷口,問各種問題。
隨著看過的大夫回去,宣州杏林界沸騰起來,青黴素的問世,麻沸散的重現,神乎其技的手術,都在醫者中間掀起不小的波瀾。
顧玖這個名字響徹杏林界的時候,對於她那神奇手術的好奇程度也達到了巔峰,更有甚者,大家都認為這個年紀小小的小神醫背後,肯定有一位神仙一樣的師父。
於是上門求教的,不服來打臉的,還有對神仙師父好奇的,紛至遝來。
這些都影響了醫署的正常運作。
中午吃飯時,先生們坐到一起,商量醫署目前麵臨的問題。
最近這幾日上門看診的,家境富裕的人明顯多起來。
醫署的藥價格便宜,其主要目的是吸引看不起病的老百姓過來。當初朝廷建立醫署的目的不是盈利,主要還是為了培養更多的醫者。
為了避免和當地民間藥堂爭利,才製定了一係列措施。
但現在衝顧玖名氣來的人越來越多,人一多,學生們難免著急,診斷時就失了細致,對他們的進步不利。
名人效應是巨大的,隻要醫署有顧玖坐診的,那些衝顧玖名聲來的富貴人家隻會越來越多。
他們同樣也享受醫署低廉的藥價。醫署每年通過官方渠道購買的藥材是有限的,這樣下去,富人們就搶奪了百姓的資源。
還有不時上門的大夫們,一個兩個都要抽空來應付,這些都嚴重影響了醫署的正常運作。
陳醫令道:“九娘當初雖然來醫署是學習的,但醫術已經在我們之上,學生們也改口稱先生,不如今後就在醫署教導學生醫術,我會上書太醫署,給九娘一個正式的博士身份。”
“九娘不出診,那些富貴人家就不會再來,也有時間應對上門的同行,醫署也能回歸正常。”
劉先生十分讚同,“小九娘的醫術的確可以做孩子們的先生,直接來做先生完全可以勝任。隻不過,我認為這件事不著急,再等等,等青黴素治療好的病人再多些,病例收集的足夠多才更有說服力,屆時再把九娘的功績報上去。”
“九娘做出救命的新藥,以及能做手術把腸子壞死的人救活這件事,對於軍中來說,意義更大。相信以刺史大人的精明,肯定也在密切關注著,隻要有更多的患者被救活,刺史大人必定會上報朝廷,到時候,醫署和地方官員一起舉薦,九娘被破格錄用的機會更大。”
鄧先生點頭道:“有道理,我沒意見,能和九娘共事十分榮幸。”
三人齊齊去看顧玖。
顧玖卻搖搖頭,她這幾日也想了很多。
“我不同意!”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