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刺史帶著顧玖和程諺,三人一起去藥署。
藥署的位置離刺史府很近,找的是民宅,程刺史主要是貪近,方便他照看。
藥署對格局沒多大要求,隻要房間夠多,方便做藥就行。
如今人員已經到位,都是當時涇州來的流民,程刺史找了些踏實肯乾的人,以刺史府的名義買了下來。
主要藥署要做的成藥方子不能泄露出去,如果辛苦培養了人手,結果給人挖走了,才讓人吐血呢,還是把人買下來保險點。
程刺史帶著顧玖和程諺把藥署走一遍,看看裡麵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
這會兒正是新鮮橘子下來的時候,因為顧玖說橘子做青黴素穩定性更好,程刺史就讓買了很多,都放在一間屋裡等著長青黴。
青黴素有做成功的例子,所以準備多做一些。
其它五種成藥因為還沒做過,程刺史隻在藥堂買了少量藥材,讓他們試做。
主要還有路東家的藥材,從涇州運過來還需要時間,大批量購買的便宜,也能節約些成本。
顧玖看到過程不對的地方,就在旁邊指導,程諺也跟著學習流程,打算沒事的時候,過來多看看學學。
顧玖在藥署呆到中午,對於做工的人員衣著要求、衛生要求做了規定,還有做成藥的程序指點了一遍才離開。
程刺史回到刺史府,進了自己的公廨,轉到屏風後麵,伸出手來,手心裡赫然躺著個小紙團。
這是在藥署時,查看橘子的青黴長勢時,顧玖塞給他的。
程刺史打開紙團,上麵用極小的筆寫的一行小字:今晚子時前來拜訪,有事相商。
程刺史的眉毛就挑了起來。
看字跡,清俊而有力,不像是顧玖寫的,程刺史想起謝湛來,那位小小年紀就無比精明的少年。
顧玖那麼小心翼翼的把紙團塞給他,想必擔心有人監視。
謝湛選擇半夜來拜訪,這件事就不會小。
程刺史下午回去,就把刺史府後宅的巡邏全安排了親信。
……
大雜院中,在外一天的張乙回到宅子裡,跟主子回稟今日的所見。
“顧小神醫今日一早去了刺史府……”
中年人雙眼一寒,“她去刺史府?”
“是的,屬下聽她和謝四郎說,要去刺史府看看藥署建立的情況,還要看青黴素的製作情況,說是擔心有突發狀況,沒藥救人。”
張乙把今早顧玖和謝湛的原話給中年人學了一遍。
李五道:“如果顧小神醫真的對咱們有所懷疑,要去刺史府告密,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光明正大的去。要是對咱們起疑,恐怕昨日從這裡出去就去了。顧小神醫畢竟還是個孩子,哪能想到那麼多?”
中年人也點點頭,“讓跟著她也隻是以防萬一,那小神醫的確是個孩子,沒什麼心眼兒。”
“顧小神醫在刺史府呆了一上午,一直在指點怎麼做藥。中午時回家吃飯,下午去醫學堂轉了一圈,然後去醫署看看那個得肺熱的孩子。還問人家孩子的母親,生過孩子後,有沒有漏尿的情況,介紹人家去她嫂嫂們開的理療館治療,那婦人當場羞得滿臉通紅。”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