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諺道:“是的呀,我們家在京城,我爹是淮南伯次子。我爹是庶出,家裡老夫人寫信讓我回去,說我到了說親的年齡,宣州鄉下小地方,找不到好人家。”
程諺語氣十分落寞,京城是程家的根,遲早要回去。但回去要麵對一大家子人,不自在的很,哪有宣州這麼自由自在。
顧玖就明白了,程刺史的嫡母,大約不是什麼良善人,估計會用程諺聯姻,所以她才不開心。
生在大家大族,就是這點叫人憋屈,看似風光,其實一點兒也不自由。
“去年就寫信一直催,我爹娘推拖著,但實在也拖不下去了。”
“你爹娘就任由你回去讓她們擺布?”
程諺搖搖頭,“我爹寫信給我祖父了,我娘也會回去把關,不會輕易讓她給我胡亂許配人家的。”
“那就好,你爹這麼大的官,對你家族肯定是有利的,他們也得看看你爹的麵子吧?”
程刺史因為抓捕涇州王有功,升了品。
中州刺史是正四品,上州刺史是正三品,程刺史雖然還在中州任上,卻已經升了正三品。
程諺重重的點頭,“我爹這麼努力,就是想官職高了,能為我們兄妹做主。”
天下有冼允那樣的財狼,也有程刺史這樣的慈父。
“真好!”顧玖道。
謝大郎和程刺史談完正事,代表村民們留程刺史一家,以及帶來的藥師用飯。
如今張氏已經有了六七個月的身孕,顧玖給看過,是個女娃娃,可把一家人都高興壞了,一個個都十分期待謝家第一個女孩的降生,張氏的脾氣都肉眼可見的好起來。
因為顧玖說了,孩子在肚裡是有意識的,母親孕期心態平和,生下來的孩子性子也溫和。
村裡的媳婦子們都過來謝家幫忙做飯,你家帶隻野兔,我家出一隻雞,這個帶一筐雞蛋,那個添幾把蔬菜。
熱熱鬨鬨的,把張氏都擠的進不去廚房,隻得在外麵陪著年紀大的老婆子們說話。
高氏帶著程夫人去外麵的地裡拔野菜去了。
那邊程刺史和村民們坐在一起說話,談糧食畝產,計算田地種藥材後的收入。
顧玖和程諺聽一會兒,興趣缺缺,就蹭過來聽大嬸大娘們家長裡短。
抓一把瓜子,兩人邊磕邊聽的津津有味。
“三芹和蓮娘現在能乾的很,聽說她們出去做什麼飛刀,出去一趟就是三十兩銀子。小姑娘家家的,一個人頂全家三五年賺的。”
旁邊的張蓮娘奶奶謙虛的道:“哪裡,我們家蓮娘去的少,也就賺了九十兩而已。”
一位老太太“嘖嘖嘖”的,“還‘而已’,你這妥妥是顯擺!”
張蓮娘奶奶道:“顯擺啥子呦,我家蓮娘就去過兩三次,三芹去的多,賺的比蓮娘多多了,你說是吧,老姐姐?”
她問的是趙三芹的奶奶。
趙三芹奶奶矜持的道:“也就多那麼一次半次的,也就拿了一百多兩。”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