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多病人都是卯時初,或者更早的時間,就過來排隊占位了。
開業這些天,不管富貴之家,還是勞苦大眾,都知道醫堂的規矩,隻看難症、雜症、絕症,普通的頭疼腦熱等小毛病都不看。
不然偌大的京城,人口將近百萬,衝著小神醫名聲來的人那麼多,醫堂那點地方和人員,根本看不過來,還會鬨得其他藥堂不滿意。
但就算這樣,每天也是人滿為患。
醫堂還是個不講情麵的地方,管你是什麼身分,都一律排隊看診。
富貴人家都是派了下人去排隊,等大約到了時間,主人家再去。
窮人樣也是,家裡健康的人去排隊,患者帶了馬紮什麼的,在牆角等,或者估摸著時間,晚點去。
大門兩邊的倒座朝外開了門做了一溜的診室,有專門急診的地方,用以接待即將臨產的孕婦,受傷大出血的、急性腹痛、高熱昏迷或驚厥、昏迷抽搐、中毒等病人
病情緊急,這裡就不排隊了。
另一邊的兩個診室,分彆是初診,分流病人的。
每天有年輕大夫們在診室輪流值守。
所以大門前排了兩個隊伍。
辰時初,大門打開,大夫們按部就班,走向各自的位置,開始一天的工作。
排在前麵的隊伍也緩慢的向前移動起來。
隊伍靠前的地方,有位身穿葛布衣裳的青年焦急的往一側張望。眼瞅著快排到他了,家裡人卻還沒有來。
正在他著急的時候,終於看到妻子帶著年幼的女兒從拐角處過來。
這才算是鬆了口氣,急忙招招手,“妞兒她娘,這裡!”
年輕婦人急忙牽著五六歲的女孩子過來。
到了這邊,青年伸手牽住女兒的小手,扭頭問婦人:“你們咋是走過來的?不是讓你們坐老劉家的牛車過來嗎?”
婦人期期艾艾的道:“坐牛車得六文錢呢,又沒多遠,就走過來了。”
青年點著婦人,“妞兒身子本來就不好,省什麼錢也不能省這個,你個蠢娘們,真是不分輕重。”
說著忙低頭檢查小女孩,摸摸她的手臉,關切的問:“妞兒,有沒有哪不舒服,走過來累不累?”
小女孩輕輕咳了兩聲,乖巧的搖搖頭,“不累,娘背妞兒過來的。”
青年看一眼婦人,臉色溫和了不少。
前麵就剩三四個病人,馬上就輪到他們了。
就在這時,不知道打哪裡跑過來一個人,飛快插進青年前麵。
青年拉他一把,“欸你這人,怎麼插隊呀?”
那人回過頭來,伸手扒拉一下青年扯著他衣袖的手,原來是個十七八歲,身穿青衣短衫的少年,衣衫的質地不錯,看樣子是誰家的小廝。
小廝罵道:“拿開你的臟手,彆碰我!”
青年鬆開他的衣服,忍著氣又問一句:“你怎麼能插隊呢,沒看見大家都在排隊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