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陽進了羽林衛,代替成嶺的位置。徐青安和陸阿牛一左一右,擔任東宮內率衛率,保衛太子安危。
另外還有一係列的調動,嚴修在闊彆京城十幾年後,調任回京,進了吏部。
程刺史同樣調回京城,遷禮部侍郎,作為儲相培養。
嚴相年紀大了,精力不足,也因為兒子任了京官,外孫是太子,為避嫌,把大權慢慢移交,然後就回去榮養了。
另外就是淩誌縣令和上俞縣令,由於不稱職,被擼官去職,永不錄用。
離過年封印的時間近了,還有一些沒來得及調查的官員,以及沒到位的職位暫時擱置。
一來是沒空,二來也不宜一次性調動太多職位,免得造成新上任的官員職能不熟悉,誤了公事。
謝家禦賜的宅子已經到位,但還需要修繕,暫時不能搬過去,這個年還得在康寧郡主府過。
另外謝二郎在戶部和國子監算學院之間,選擇了算學院。受顧玖影響,他覺得戶部少他一個不少,但在算學院,可以把珠算普及開來,為天下人貢獻點自己的力量。
謝三郎沒去工部,而是去了兵部武庫司下轄的弓弩坊,做了坊丞。
謝三郎不是正經科舉出身,隻是因為參與設計改進弓弩,有這點功績,加上和太子的關係,才混了個九品小官。
陸阿牛那天帶著羽林左衛,用來製約成嶺的弓弩,就是謝三郎和陸鐸耗了兩三年的功夫搞出來的。
是在顧玖畫出來的弓弩基礎上仿製的。但效果肯定沒顧玖的弓弩那麼強大,更沒有瞄準鏡。
隨著高氏封晉國夫人,謝大郎襲宣德伯,謝家的地位水漲船高,上門走動的人家眼看多了起來。
雖然大部分捧高踩低的可以不理會,但有些人家不能不走動。如大長公主及她的孩子們的府上,武陽王府、護國公府等。
高氏出自睢陽侯府,如今的睢陽侯夫人是高氏弟媳婦,同時也是沈舒的婆婆。
因為沈舒的關係,顧玖給下藥弄成了癱子,雖然她不能動了,但睢陽侯府人丁興旺,媳婦一大堆,來了府上,都以晚輩自居,高氏也不能次次都拒絕,十次裡總要見上一兩次。
另外沐恩伯府的人女眷也得來往,沐恩伯是徐氏的大伯,雖然這些年沐恩伯府低調的快被人遺忘了,但這會兒二房封侯,沐恩伯府立刻又活躍起來了。
這麼多權貴之家,隔三岔五的,不是這個家裡老人壽辰,就是那個家裡添丁,這家娶新婦,那家嫁女兒,總之事情不斷。
高氏畢竟少時就是高門貴女,很快習慣了這樣的日子。徐氏也因離京時已經有十來歲了,該懂的規矩都懂了,何況來京城早一點,應對起來也駕輕就熟。
張氏就慘了,一個鄉下農婦,突然變成了伯夫人,那彆扭勁兒就彆提了。為了孩子,還不得的不打起精神應付各種各樣的人。
孫氏對如今這陣仗也是慌神的很,後來終於摸到了點竅門。反正她是老三媳婦,上麵有婆婆,有兩個嫂子,她就秉持著敵不動我不動,敵若動,我就微笑的原則,以客套禮貌糊弄過去了。
顧玖對這樣的事情是一律不管的,好在她來京城時間不短了,康寧郡主牛氣哄哄,不想給誰麵子就不給,大家都知道這位是個什麼德性。
該下的帖子依舊得給人家下,人去不去就看人高興不高興了。
太子冊封禮後,這位就是未來太子妃,那就更不用看彆人臉色了。
其實高氏是一品國夫人,地位高,除了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太妃、王妃外,就數高氏地位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