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昊回去就爬到上鋪睡覺,下鋪睡著老大哥楊誌明,正側躺在床上看書。
楚昊見他沒睡,笑著打趣道:
“楊哥,咱這還沒正式上課,你這就已經在起跑線上偷跑了,可不帶你這種的,不利於宿舍集體內部搞團結.....”
楊誌明溫和地扶了扶眼鏡,看了眼鼾聲大作的其他人,一口湖南口音笑著道:
“哎,你這個同誌自己不學習,怎麼還攔著彆人不學習,偉人他老人家說了,飯可以不吃,覺可以少睡,書不可以不讀,趁著年輕,爭分奪秒地學習,總是沒錯滴.....”
這位老大哥確實是活到老學到老,32歲考上大學。
如果不是插隊時候,跟村長的女兒陰差陽錯結了婚,回城時候不忍留妻女留在農村,放棄了第一批回城的名額,不至於1984年才考上大學。
前世他聽楊誌明講過,原本他是打算娶雞隨雞,娶狗隨狗,安安分分地留在當地當一輩子臨時代課老師。
對於功名利祿並不是多麼在意,加上身在農村,消息閉塞,沒有第一時間認識到一個全新的時代拉開帷幕,這麼蹉跎了好幾年。
還是農村的妻子勸說他參加高考,留在農村一輩子沒出息。
人往高處走,他要是考上大學了,就放心地去讀大學,她會在老家好生帶孩子,一直等著他回來。
回城知青拋妻棄女的事,在各地其實屢見不鮮,但凡插過隊的誰身邊沒幾個這樣的人。
很多農村姑娘嫁了城裡知青,大都擔心丈夫跑了再來不回來。
那個農村底下結婚連個結婚證都沒有的年代,人要是跑了,她就是找到人家,也沒法證明對方就是自己的丈夫,至於dna親子鑒定,哪兒有這東西。
妻子的話,給了楊誌明莫大的感動和勇氣,苦學之後成功考上了大學。
大學四年,乃至往後數十年的人生,哪怕楊誌明在仕途上平步青雲,楚昊也從未聽過他有任何緋聞傳出。
一直守著那位雖然沒怎麼讀過書,卻分外賢惠識大體的大嫂,兩人相濡以沫一輩子。
即便妻子的娘家人屢屢借他的名搞出一堆的雞飛狗跳,他也從沒有半分怨言。
論起來,前世楚昊在宿舍裡和楊誌明的關係最好。
這位老大哥大學四年,日以繼夜地學習看書,同為英語係,兩人經常會各自操著方言很重的英語對口語。
楚昊看著楊誌明身上半舊泛黃的白襯衫,灰色褲子上有幾個不大不小的補丁,黑布鞋似乎也穿了有些年頭。
其他人雖然都穿的普遍潦倒,可為了上大學,家裡人也是把不多的沒補丁的,或者咬牙去鎮上扯了布做新衣服。
畢竟是到燕京上大學,可不能讓人小瞧了去。
楚昊知道這老大哥家裡拮據的很,家裡兄弟姐妹多,為了供他上大學,家裡幾乎是傾儘全力,把能借的都借了。
往後大學四年,就需要楊誌明勒緊褲腰帶反哺家裡了,可想而知他的日子有多難熬。
王旭家裡雖然也是山溝的,可好歹家裡臨走前烙了不少餅帶著。
陳偉超和趙勇兩人家裡稍好一些,好得也是有限度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