雮塵珠,在後世諸多影視文學中杜撰出諸般莫測來曆。
如在某盜墓鼻祖巨作中,言說此物為地母所化的鳳凰,內裡蘊有至陽至剛的火炎精華。
自古以來,渴望長生不死的人想借助此物,羽化登仙,是可以讓人一步登仙的天地奇物。
後世的影視文學作品,在創作時候並非完全空穴來風,雮塵珠在曆史上曾經是真實存在的。
相傳雮塵珠最早出現在商朝,商代第二十二代君主武丁在一座崩塌的山峰中發現了一隻染滿黃金浸的玉石巨眼。
武丁認為巨石巨眼是黃帝羽化登仙留下的神物,將其命名為“雮塵珠”,乃是世間一等一的奇珍。
春秋時期,此物流落到了出國,屈原在《離騷》中提到了雮塵珠,後落到了始皇帝手中。
始皇帝想借此長生,始終未曾如願,聽人說此物乃是鳳凰膽,需要截取天地傳說中的扶桑神樹,二者合一方可長生不死。
始皇帝便驅使大方士徐福前去尋找扶桑神樹,一去不複返。
再後麵,雮塵珠落到了漢武帝劉徹的手中,他想要通過雮塵珠治愈自身的疾病。
後來陪葬於劉徹的茂陵,多年後慘遭赤眉軍毀滅性掘墓,雮塵珠自此消失在了漫漫曆史長河中。
以至於後世的諸多專家,除了偶爾從古籍中看到“雮塵珠”的蛛絲馬跡,對此物是否存在抱有懷疑態度。
某種意義上,此物象征的神話意義,甚至要比周王朝的“九鼎”,以及始皇帝的“傳國玉璽”更為珍貴。
楚昊從趙睿手中接過赤紅如血的珠子,仔細端詳之下,發現這枚嬰兒拳頭大小的珠子表麵是密密麻麻,水波紋似的赤色天然紋絡。
沒有任何人工篆刻的痕跡,渾然天成,乍看之下,形似人的眼睛。
握在手裡緩緩揣摩著,有種淡淡的奇異溫熱感,仿佛珠子裡麵真如上古神話傳說中,蘊藏著火炎之精華。
楚昊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這怎麼可能呢,且不說曆史上雮塵珠的神話傳說是真是假,單說擺在眼前的這枚珠子,不會是真的雮塵珠吧?
趙睿夾著涮羊肉往嘴裡送,不忘“噸噸噸”地美美一口悶,打著酒嗝,嬉皮笑臉地湊前說:
“哥,你說咱倆是不是心有靈犀一點通,我剛準備掏出這珠子給你個驚喜,你就未卜先知了,怪不得喬白哥說你麵相不凡身懷大氣運,叫我們好好團結在你周圍,將來一準兒飛黃騰達了......”
聞言,楚昊有些詫異地笑說:
“喬白還會識人看相呢,這我還真不知道,說吧,這珠子是不是喬白讓你給我的,你們該不會是從那座唐代大墓裡挖出來的吧,讓我猜猜,墓主人不會是李淳風袁天罡這二位其中之一吧......”
他純粹是後世盜墓劇看多了,瞎扯淡胡侃的,卻不想趙睿接下來的話,讓他吃了一驚:
“嘿哥,你簡直神了,這你都能猜得出來,牛逼啊我的哥......”
趙睿先是一愣,旋即豎起大拇指嘖嘖道:
“我們去的還真是袁天罡的墓,剛開始我們尾隨那幾個盜墓賊進去,還以為是座春秋時代的大墓,走的走的就發覺不對勁兒了,喬白哥說我們可能進了墓中墓,裡麵是個大迷宮,我們無奈之下跟那幾個盜墓賊聯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這才找到了主墓......”
“石棺外麵立著一塊碑,上麵是墓主人的墓誌銘,我們這才知道,敢情這墓是唐代風水大師袁天罡的墓,古怪的是,我們打開棺槨一看,裡頭壓根沒有墓主人的屍體,連點骨頭渣子都沒有,隻有一小節麥秸杆子燒完留下的類似黑灰,還有一個青銅盒子.......”
“喬白哥說那青銅盒子的鎖是用傳說中的春秋魯班術打造的,失傳已久,他廢了好大勁兒才解開,裡麵就是這顆珠子,青銅盒子裡麵還有一段竹簡,上麵篆刻著一段誰也看不懂的文字,喬白哥也說太古老了,他需要回燕京找幾位古文字教授討教一下......”
忙著給自家媳婦兒夾羊肉片的陳強,這時撓頭插話說:
“楚兄弟,說起來這事兒,那時餓沒好意思說,如今想想,那竹簡上的文字,餓好像以前見過,以前餓幫著家裡親戚在半土坡上箍新窯的時候,曾經在裡麵挖出一塊青石板,上麵有很多看不懂的文字,餓看著跟那段竹簡上的文字很像,當時村裡有個百歲老漢說這是夏朝早期的文字,比什麼甲骨文還要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