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個小學生,一個學期十八塊。
十八塊錢,這個數就得占以前的老蘇家年底分紅錢的五分之一了,數目真不小了。
要不是阮大英和蘇為民比彆人經曆多了點,特彆是他們的小女兒因為學習好學曆高才考進城裡吃上了商品糧,才切身的體會到了讀書的好處。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知道再過十年八年的,上過學或者學曆高的人說不定又有新的機遇呢。而且公社和縣裡的廠子隻要缺人都會招工,學曆高的容易考得上。在縣裡上學又能知道很多招工的消息,孩子們說不定能考進去當工人呢,臨時工也行啊。
這些城裡彎彎道道的事情,還是蘇小草去縣裡念高中後回來和爹娘說的呢,當時簡直給蘇為民和阮大英兩口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原來,還能這樣啊?!
阮大英那時就下定了決心了,老蘇家的孩子節衣縮食咬牙也得送。
可老蘇家人多,孩子也多,暫時先隻送了年紀最大的三個孩子去上學,正打得今年再擠擠再省省就再送三個孩子去學校。
結果,蘇幼晴被人打破腦子後就病好了,還給家裡帶來了好運氣。
這一下,老蘇家就不缺給孩子們上學的學費了,阮大英立馬大氣的把年紀夠上學的孫兒們全部送進學校。
一氣的交完了所有的學費,阮大英就領著剩下的四個小蘿卜頭先走了。
至於那九個要上學的哥哥姐姐們,他們放學後會一塊兒結伴回去,倒是不用阮大英操心。
回到大山村的時候,社員們都還沒下工呢,不過阮大英請了上午假,這會兒再去上工就不值當了,還不如回家給孩子們把新衣服給趕出來呢。
於是,蘇幼晴他們這一串蘿卜頭又跟著他們奶走回家了。從今天起,家裡的雞歸他們喂養了,菜園裡的菜也歸他們澆水了,院子裡的地也是他們打掃,連燒火洗菜他們也得學習起來了。
年紀最小的蘇幼晴和蘇雲喂雞澆水掃地都可以乾,就是燒火怕是不會讓她們倆做了。
蘇青一直跟著兩個大姐姐的身邊,其實已經會燒火了。可,蘇寶風不會,他是男娃娃,方美美很寵他的,他長這麼大掃地澆水喂雞通通都沒讓他乾過,一個六歲的男娃娃養得無比的精細。
阮大英可不會慣著他,男娃娃是比女娃娃精貴了那麼一點點,可他將來也是家裡的頂梁柱,樣樣都得會乾,要不然怎麼掙錢養家糊口?!
這不,剛到家裡,三個小姑娘就手拉著手去掃院子了,蘇寶風也想跟去結果被他奶喊住了。
讓小孫子站在自己的麵前,阮大英一邊做衣服一邊教育他。
所有的道理,所有的想法,將來蘇寶風要承擔的責任,阮大英真的是揉碎了一點一點的和小孫子說。
什麼男人要養家養父母,一個月一個家要吃多少糧食花多少錢,一年下來掙多少工分又分到多少分紅錢,然後又得花去多少剩下多少。
什麼生病了花錢,走親戚得送禮,什麼起房子要錢……
蘇寶風都聽懵了,整個人都傻住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奶,他不要聽不要聽,他還小是個孩子呀,結婚生孩子對他這個才剛六歲的還是孩子的孩子來說,實在是太恐怖太可怕了。
“奶,我乾活,我乾活還不行嗎?”蘇寶風聽得兩眼一黑,嚇得連連向他奶保證自己會聽話會認真乾活,可千萬彆再嚇他了。
阮大英滿意的看著小孫子驚恐的表情,一點也沒有恐嚇小孩子的內疚感,老八是個好孩子,就是被他娘溺愛了點,知錯能改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