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妹妹,你接著說。”
蘇大牛捂著嘴巴假意的咳嗽了兩聲,把大家夥的注意力都引過來後,才繼續看著蘇幼晴說道。
“叔伯們,豬還是生產隊先養著,先多養幾頭,請上了年紀的婆婆奶奶們來乾活,工分可以給四到五個。”
“如果知青願意乾的話,也是可以的。”
沒人一直盯著自己說話的事兒,蘇幼晴點點頭,又繼續說道。
“不過,時間上可以靈活安排,畢竟她們估計也想幫生產隊養雞。顧得上這頭顧不上那頭,最好還是招個知青來或者讓牛棚的來個人。”
就算是給工分去養豬,但是做為婦女家裡的活也是很重要的,而且現在適齡的孩子都去上學的,家裡的幫手就少了。
所以,蘇幼晴估計肯定會有人遲到或者早退,顧得家裡就顧不上養豬,畢竟人都是有私心的。
她這麼一提醒,眾人都覺得簡直是太現實了,絕對會出現這種情況。
“就是,四妹妹說得很有道理,那些人還真有可能會這麼乾。還是先問問知青有沒有人來?要是有人來,那就選兩個。”
“大隊長,還是多挑兩個牛棚的人吧,他們都不用給工分,生產隊的人也不會有意見。”
因為蘇幼晴這麼分析這麼些情況,直接導致好幾個生產隊分隊的隊長都提出了意見,就怕到時候那些人真隻顧自己家了,豬不得給那些人養死養瘦了?!
這還是養豬麼?!
“大家的意見提得沒錯,養豬畢竟是給大家夥改善生活,也是給所有人創收的。要是真乾得不好,還不如不搞,這個得和大家夥說清楚。”
“要點先記下來,咱們給工分也給肉,要是這豬賣出去了,也給分錢。”
蘇大牛也很同意蘇幼晴和其他生產隊乾部的意見,畢竟他們都很了解有些人的德性,實在是不得不防呀。
給工分就是給糧食,年底也一向有分肉,分錢那也是有的,不過分錢一向沒有牛棚的份,知青能分到的錢也是極少極少的。
不過,要是這豬養起來了有了收入,養豬的人分點也是可以的。
於是,這個提議也被生產隊乾部們一致同意通過了。
“四妹妹,你接著說。”
這一件又一件事兒落實了之後,蘇大牛又讓蘇幼晴繼續給他們提供其他的方案點子。
蘇幼晴點點頭。
“美味風乾魚,魚罐頭和油蘑菇這兩個項目是可以乾起來了,秋收前先請五個人來試一下,往外銷一銷,看看訂單怎麼樣?!”
“要是行情好,訂單多,等秋收完了之後,可以找二三十個人來乾這活。”
“蘑菇也可以和各家收一收,今年大概也就是這些目標和方案了。”
“風乾魚和罐頭之類的,咱們也可以給唐爺爺,紀爺爺,我小姑父,鐘同誌他們寄一些。”
“年前知青們回家探親時,也可以給他們帶上,讓他們家人找找門路,看能不能和其他廠子合作接訂單。”
“要是知青們得到訂單,可以報銷路費,拉到一定的訂單,就給發工資。當然要是拉不到,就沒有工資了。”
蘇幼晴說話越來越順溜,又提供了方向和思路,反正就是隻要乾活有成績,那就有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