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蘇家的人回來了。”
“老叔和老嬸子他們回來了。”
“到了,人回都到路口了。”
“蘇家三房全家都回來了呢?我都看見了。”
“人家住京市去了,沒想到還會回來。”
“蘇老爹和老嬸子福氣大啊,兒子媳婦孫子女都這麼孝順,還上這麼好的大學,這是走出鄉下了,進城當城裡人了。”
“十裡八鄉的,誰家能有老蘇家這麼好的福氣?!個個書都讀得好,聽話懂事孝順。”
“羨慕啊,老蘇家這是要起來了。”
“沒想到,蘇家人還會回來,不過現在還回鄉下,以後就不一定了。”
“對,隻怕以後回來得少了,和我們不一樣了。”
……
不一會兒,生產隊的人聽到消息後,就跑出來看熱鬨了,反正大冬天的也沒什麼事乾,不是烤火就是吹牛。
蘇家三房今年回老家過年的消息,其實早前就傳遍了,畢竟這次出去上大學的蘇家人放暑假時不僅一個沒回來,還讓老家裡的堂兄弟妹們過去京市住了差不多兩個月。
這是明擺著要拉扯其他幾房人的節奏啊,而且還把自己的工作讓給蘇老大,蘇衛軍這個兄弟太夠厚道,太夠意思了。
嗐,他們怎麼就沒有這種這麼好的兄弟呢?!大家夥心裡幾乎都是羨慕妒忌恨的。
這時的路口,蘇家的人和蘇大牛,周村醫和會計他們終於回到了生產隊,個個都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然後,遠遠的就發現平日裡供人休息,閒聊的地方,好幾十號人正往他們的方向不住的伸長脖子張望呢。
“來了來了。”
“我們看見了,蘇老頭和老太太還是那麼精神。”
“這身上穿的,可真不錯。”
“這叫衣什麼還鄉,就是蘇家三房這樣兒的。”
“羨慕啊,人比人氣死人。”
“趕緊回去讓你兒子女兒好好讀書,以後考上大學了,你也能像蘇老頭一樣,跟著到城裡去享福。”
“嗐,我家小子就不是讀書那塊料啊,那學習成績才剛及格,沒辦法啊。”
“彆說了,老叔和老嬸他們過來了。”
在大家夥的羨慕中,蘇為民和阮大英已經打頭帶著一家人進生產隊了。
眾人呼啦啦的,一起迎了上去,團團的把他們給圍住了。
這是他們全村全生產隊的光榮之家啊!日後的城裡人哇。
沾沾喜氣!
“老叔,老嬸子,你們可回來了。”
“我們可把蘇老叔蘇老三給盼回來了,我們還以為你們不回來了呢?!”
全是熟悉的麵孔,熟悉的人,蘇為民和阮大英都覺得十分的親切。
至於這些人裡邊的一些酸話,二老就當沒聽見了。走出去見過大世麵後,心態都寬廣了,也包容多了,兩個老人都不知道,其實這就是層次不一樣的原因。
“回啊,怎麼不回,這可是我們的老家。”
“隻要以後我們還走得動,還能坐得了車子,我們一樣得回來。”
蘇為民和阮大英樂嗬嗬的回應著生產隊的社員們,在火車時四妹妹就說過了,每年都會陪他們回來一次,可把二老給激動得。
“來來來,請大家夥吃糖餅。”
阮大英身上隻背著著一個布包,裡頭裝的是她專門在京市裡頭買的,就是打算回老家時發給鄉親們的糖餅,這種糖餅縣裡和公社都沒得賣呢。
在打算回老家之前,阮大英就和陸素梅他們商量好了,從京市買東西回去更有誠意更有麵子。
當然,北京烤鴨和點心是不可能人人有份的了,這兩樣東西也不便宜,一隻烤鴨都要五六塊錢了,一份點心也是三四塊。
是陸素梅領著她一塊兒去買的,足足買了十二隻烤鴨,十二份京市有名的點心,花了一百三十塊,差點沒把阮大英給心疼死。
其他的亂七八糟的東西再買上一些,一大家子人的車票,就回來的各種開支費用五百塊都沒打住。
這錢太不經花了。
阮大英掏出了身上袋子裡的糖餅,抓出一大把,一人給了一小撮。
收到了來自京市的糖餅的人個個都喜笑顏開,抓著手裡的糖餅稀罕得不行。
這可是京市人京市才有的糖和餅呢,可和他們縣裡公社裡的太不一樣了,一看就很金貴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