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短時間破得汜水關,諸侯必齊心往洛陽而來。”
“若破不得汜水關,他們定會退去,以救後院之火。彼時再派遣震於四處之將起而極擊之,諸侯可破也!”
“你怎知他們會全數退去!?”李儒怒哼道。
“諸侯之中,確有真心為國之輩,但多數是逐利之犬。”賈詡搖頭,道:“故冠軍侯未至之前,他們消極以戰,怕的便是損失自家利益。”
“利益可逐則逐,若難逐當棄之。”
自己的都保不住,哪有功夫去想更多的?
賈詡的道理很樸實,也非常實用。
董卓聽了一拍大腿,道:“就依賈文和說的辦!”
賈詡知李儒不能容自己,擔心為他所害,在董卓下令後又道:“南陽乃天下第一大郡,又在諸侯背部,極為緊要。”
“張濟之侄張繡年少而勇,可當此任,詡願同行。”
“若洛陽諸侯退去,詡則領兵伏於半路,若汜水關被破,詡則領兵而出,以擊其後,策應太師。”
董卓聽了連連點頭:“好!甚好!”
董卓對於賈詡還是很滿意的。
時董卓召來李傕、郭汜、樊稠、張濟四將,各給一萬五千兵馬,又給極多錢財,讓他們到了地方自行招兵。
在這個亂世,要百姓知道忠誠和大義得有個前提——吃飽肚子。
肚子都填不飽,命都保不住,他們才不在乎做不做反賊!
世族豪族坐大一方,良田財富基本上都為他們所用,平常百姓要活下去無比艱難。
隻要有錢,願意給一口飯吃,他們就能給你賣命打仗!
四人各領命令,著以本部人馬,提兵出洛陽,分四道而出。
李儒聞言匆匆而來,道:“賈詡何在?”
“已隨張濟去了。”董卓道。
李儒臉色大變,道:“太師!此人多謀,他若離去,必以自保為主,倘若將來洛陽真的有難,他隻會坐觀,絕不會支援。”
“當速速召回!”
董卓眉頭一凝,道:“賈詡多謀,留於身邊,確是好事。”
當即派快馬追去。
張濟得到消息,對賈詡抱拳道:“先生,太師讓您回去洛陽。”
賈詡搖頭,道:“此李儒嫉我之言,太師為其蒙蔽,我若回洛陽,必死無疑。”
“將軍,軍急如火,請速行之!”
“這……”張濟麵露遲疑之色。
“將軍,南陽為天下富裕大郡,若至此地,城牆高鑄,無論將來格局怎變,您都可立一地而稱雄。”
賈詡執其手,道:“賈詡送你一場造化,如何不珍惜呢?”
張濟方醒悟,道:“多謝先生!”
兩人本是同鄉,平日裡關係極好,張濟亦知賈詡的本事。
當即敷衍了董卓使者一番,領著兵馬速去。
消息回傳,董卓驚疑不已。
“賈詡見勢危,故提前走脫,走將四人,反讓我等力弱啊!”李儒哀歎,道:“太師可召其他三人,看他們歸與不歸。”
結果如李儒所料,三人皆以軍情要緊為由,如火而去。
董卓驚怒交加:“賈詡誤我,務當殺之,取回四路兵馬!”
“不可!”李儒搖頭,道:“四路兵馬並未反,太師順利,他們依舊是您的人;太師若敗,他們亦是自保。”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諸侯就在汜水關前,當如何?”董卓問道。
“焚洛陽,棄舊都,驅萬民百官,掠京都之財,遷於長安,暫避鋒芒!”
李儒眼神一狠,道:“為防萬一,當擊破冠軍侯府,拿了冠軍侯家小,將來若是不濟,可以此保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