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部下:關羽、閻行、曹性、郭汜四位主將;
曹操部下:夏侯淵、曹仁、樂進、李典、曹純、曹洪幾人亦至;典韋負責護衛曹操左右,一般不帶兵。
周野麾下:趙雲、馬超、張飛、黃忠、許褚、魏延、張郃、軻比能、高覽、張寧、馬雲祿等人皆至。
“叫你們過來,沒有彆的,唯有一項任務一定要記住。”
周野起身,讓人將地圖豎起,手一指:“認地圖?”
“認地圖?”魏延一愣,隨後笑道:“主公放心,地圖我認得。大軍行路,還能跑丟了不成?”
周野搖頭,道:“認得是一回事,認準又是一回事,你們得將從南陽到新野的路線徹底記死!”
“一旦打起來,無論自己和麾下部隊偏到了哪個方向,都要第一時間調整,精準捕捉到新野所在,然後快速急行軍撲擊!”
“您的意思,是要將新野到南陽方圓百裡之地地形吃透?”樂進問道。
“不錯!”周野點頭,道:“不但你們要吃透,你們麾下的都統也要吃透!”
“這有些困難。”曹仁搖頭,道:“軍中不識字的人太多了,要認地圖真的難為他們了。”
古代不同於現代,處處有路標,要麼隨便問個人就行。
在這個年代,尤其是戰亂年代,方圓百裡無人煙是常事。
你就是碰著一個活人,他也不見得能給你把路指明白。
不信你找個不認字的,讓他過幾眼地圖,送到百裡之外去,看他能走回來不。
古代認字率低,更是個嚴重的問題。
“每百人中,找一個能識字的,可以做到嗎?”周野問道。
“不能!”眾人齊齊搖頭。
王平個小文盲把腦袋擱在桌子上,左右看著:字,那是什麼?
“五百人!”
“認出地圖,勉強可以。”樂進點頭。
“再找南陽本地人加入當中,防止出現意外情況。”周野一揮手,又道:
“每將各挑精銳五千人,以五千人為一軍,五百人為一旅,五十人為一隊,五人為一伍。”
“從南陽奔襲至新野,加上中途開戰,我最多給你們兩天時間!”
“抵達新野,休息之後,立即對新野發動襲擊,打垮荊州、樊稠、李傕聯軍!”
“記住,你們這段時間要做的,就是告訴部下,即便被衝散成一伍之軍,也要趕去新野;否則背後幾十萬流民,會把他們啃的連骨頭都不剩下!”
步兵急行軍的記錄是誌願軍創下的,14個小時跑了73公裡。
眼前的士兵,自然和誌願軍沒法比。
而騎兵急行軍應該是曹純麾下的虎豹騎創下的,一夜奔襲三百裡!
兩天時間,對於漢末人的身體素質而言,基本上是極限了,畢竟中途還要應付敵人的大軍。
隨後,周野又告知自己的具體打法。
“行動之時,孟德和玄德分領大軍,共十萬人,對流民戰線發動佯攻。”
“佯攻開始之後,連我在內,選將十八人,領兵九萬,強行突破防線,進行穿插。”
“穿插開始,不能戀戰,專挑無人處走,快速繞過流民;如果後部被纏住,除十八位主將外,其餘小部人馬絕不可回頭救援。”
“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新野!”
現在有二十二將,還是不包括韓浩、史渙這等次一線將領。
真正行動時,還將挪出四人。
“我等佯攻之後,如何處?”劉備問道。
“退回宛城便可。”
“隻打新野,在舞陰的蔣義渠如何處?”曹操問道。
“不管蔣義渠!”
周野搖頭,道:“在蔣義渠趕到之前,徹底殲滅荊州方麵軍!隨後我們再翻身殺回,和你們策應,左右夾擊蔣義渠,蔣義渠必敗!”
眾人各自領命,回去之後便開始密切安排。
不幾日,蔣義渠戰書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