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開始置公卿。
當然,置公卿之前,他以前漢帝“劉協”為沛國公。
隨後,拜張鬆為太傅,位在三公之上。
拜崔烈為司徒,拜劉表為司空,拜益州劉焉為司馬,位列三公,又各領豫州王、荊州王、益州王。
又封曹操為兗州王,孫策為徐州王,劉備為並州王,周野為漢王,呂布為冀州王。
這個封法,古來未有。
直接一州之地相贈,比起推恩令的漢武帝不知道大氣了多少。
可惜,袁術開的是空頭支票。
這麼做,隻是為了拉攏彆人罷了。
袁術拉攏天下所有人。
除了袁紹之外,無論跟他有沒有仇,一律拉攏!
做皇帝的脾氣這麼好,肚量這麼大,確實舉世難尋。
根據張鬆給袁術規劃的戰略方針,現在就是團結所有能團結的,集中力量對付袁紹,先吃下袁紹的基本盤。
隨後成為世家盟主一般的皇帝,進而按照大族的意思和利益,一統天下。
他還讓“劉協”下位之前下旨,公開譴責袁紹,說‘以袁代劉乃順應天意,袁紹實為逆天而行,大逆不道’,‘宜早投新君,爭取浩蕩皇恩,免除一死’。
同時,差遣快馬、快船等各種消息,將消息放出。
亦將對各地名士、大族的封賞發出,周野那些所謂的諸侯王,自然也沒忘了。
消息一出,天下悚然,十三州震顫。
郭嘉盯著到手的消息,兩個眼瞪得要賽上張飛了。
猛地吸了一口煙。
“我就是再活八輩子,也想不通袁術腦子裡到底裝的什麼狗屎!”
荀彧眼中有滔天怒火,冷冷一笑:“自尋死路!”
“聽聞他部下張鬆從渤海劫了漢帝過來,又意外得到傳國玉璽,自以為天命所歸,才敢這麼做。”周忠搖了搖頭,拿著準備好的奏章去見何後。
“袁紹居渤海,天子便是他底氣所在,怎會讓張鬆劫走?此中必然有詐!”
荀彧可不是袁術,立馬察覺不對。
“張鬆……如果是張鬆的話,一切就解釋的通了。”郭嘉徘徊,突然笑了起來:“張鬆已投袁紹!”
荀彧猛地起身:“你是說,這是張鬆和袁紹故意演戲,誆騙袁術上鉤!?”
“不錯,應該如此!”
不等郭嘉回答,他便自己連連點頭:“如此一來,袁紹便可名正言順的鏟除袁術,解決這心腹大患,又斷掉世家後路,隻能跟他同道而行。”
“倘若與袁紹不和者,袁紹便可以反賊名義,將其誅殺!”
除掉袁術,還能拔掉內部反對派,實在是一舉兩得之妙!
但袁術稱帝,連帶著袁家都要發臭。
所以袁紹更要樹起忠漢大旗,將‘大義滅親’進行到底!
“消息一出,袁紹勢必發兵汝南!”荀彧斷定道。
郭嘉走到地圖前,用煙杆一指:“袁紹發兵,袁術便會提汝南之兵向東,主公再趁後而動,直接偷奪汝南!”
袁紹玩命的揍袁術,袁術肯定玩命的反抗,汝南不就是空虛的嗎?
唯一能阻攔周野的,就是大雪!
如果周野能夠跨過大雪,那麼既可以拿下汝南,還能讓袁術這個必死之人去消耗袁紹。
“妙啊!”兩人皆讚道。
同時,周忠將文書上於何後。
江夏大城之中,率先建好的便是深宮。
這是前所未有的建築,太後之宮立在高處,外圍還有專門的堡樓,可當兵馬。
出一門、入一門,必要時刻,將兩門一封,天地不可見,外耳不可聞。
既能保證絕密,又能保證安全。
鳳殿四處打有壁爐,當中碳火燃燒。
外麵大雪飄飄,裡頭溫度很高。
何後隻披著一件宮袍,兩條白皙的玉腿疊著,扶著額頭看宮人們做樂。
“太尉周忠上表。”
太監尖銳的嗓音扯起。
“袁術於汝南稱帝!”
“什麼!”
何後身軀一顫,怒揚眉宇之間:“他若稱帝,哀家又算什麼!?”
“太尉等人,可有對策?”
要是袁術真的合法,那她可就是前朝太後了!
劉協禪讓,就隻剩下何後。
必要時刻,隻能她站出來召集‘前朝’忠臣,討伐袁術。
不久,郭嘉表態,此事姑且不做聲張。
“就依著他不成?”何後懊惱,目有不悅之色。
“自然不是。”郭嘉搖頭,拱手道:“太後且隨臣往南陽,一見冠軍侯,必要時刻,太後以鳳駕親征,汝南之人,誰敢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