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的性格確實是這樣,可他的死卻透露著蹊蹺。
孫策武力非凡,卻死在三個刺客手中。
根據史料記載,當時孫策狩獵,自己的扈從卻被遠遠拋在後頭,而恰好就碰上了三個刺客。
第一,扈從真的因為馬慢跟不上孫策?第二,這三個刺客為何知道在哪截住孫策?
再一點,孫策射死一人後,自己麵部也中了一箭,到了這時扈從方才趕了上來,且將剩餘的刺客殺儘。
問題又來了!
在這種情況下,孫策的扈從顯然是有能力抓活口的,哪用得著全部殺儘?
後世很多人猜想,孫策和周瑜都是死於孫權暗手,可這個說法漏洞同樣太大了。
孫策不是傻子,那時候孫權年紀極小,他有動作,孫策豈能不知?
如果孫策能聞到一些氣息,又怎會將位置傳給孫權,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要知道,那時候的孫權根本沒有奪權的能力,如周瑜等人,都是孫策的老臣。
一切真相都被掩蓋,這裡麵到底發生了什麼,無人知曉。
但在曆史上,留下了一個非常清楚的名字——郭嘉!
郭嘉曾精準預言孫策會死於小人物之手,顯然是他獲得了某種可靠資料,才能做出這麼精準的判斷。
現在一切都發生了變化,郭嘉不可能再參與此事。
“因為我的出現,一切都發生了改變,一切都有了可能。”
“藏在暗處,反而有可能挖出真相!”
周野目光銳利,手按孫策肩頭:“外敵刀劍可除,更可怕的是內敵啊!”
有些話,他不可能說的太清楚,否則有挑撥離間之嫌。
孫策整軍,故意騰出空間,讓周野給魯肅和太史慈交代一些話。
“孫策短時間內不會生出異心。”
“你們在他手下,亦是替我效勞,不需多疑。”
“是!”兩人點頭。
“但有一點,你們千萬記著!”
周野神色突然嚴肅起來,衝著二人一招手:“過來。”
兩人立即走向前,周野也壓低了聲音。
“緊盯孫氏內部,若發現有人有殺策之心,不需阻攔……”
“你們且冷眼旁觀,公瑾是我弟,又和孫策兄弟之交,必要時刻,他可以為援。”
“此外,子義也需看好公瑾安危!”
周野除了交代這話之外,還遞給了太史慈一封信,對他道:“子義,你雖新投於我,但我知你乃忠義之人,必不會失我之望!”
太史慈捏緊了手中的信,重重點頭。
這是一種信任,而太史慈是最信義之人。
魯肅抬眉,道:“兩軍交戰,生死難料;主公所言公瑾之安危,可是在於內部?”
“隻是懷疑,若公瑾患病,即刻讓他回廬江老家。”周野又道。
魯肅點頭,二人各自退去。
太史慈走入自己的營帳中,將那張信打開,上頭密密麻麻寫著許多。
孫策之死的背後,各種推測太多了,周野也拿不出定論,隻能儘量麵麵俱到,告知他將來江東局勢。
“若來日江東易主,你便跟在他身邊,作他心腹!”
太史慈記下所有緊要內容,將信燒毀。
作者有話說:
謝謝相信我的書友的關心。陰影目前隻有五毫米大小,沒法準確判斷,還需要觀察再複查。但是人有時候就是喘不過氣,這兩天開車來回幾百裡有點疲了,狀態不是很好,容我緩緩捋一下思路。有就發,沒有就明天發,勿怪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