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兵一次,耗費兵力、耗費錢糧,這些東西若是攢著,絕無壞處。”
“若能輕易得到荊州的臣服,他又為何多此一舉的大動乾戈呢?”
打仗的消耗是非常之大的,尤其是出擊的一方:鄧艾從兩淮之地積攢六七年糧食,從百姓嘴裡摳出來的三千萬斛糧草,隻夠十萬大軍用五年。
而越到後期大戰越多,這是誰都懂的道理。
“我聽說冠軍侯建造新城,布置天下商樓,又在南陽和江夏之間建立直道通行,至於兩郡之地民共有三四百萬。這些人張口便要吃東西,對於冠軍侯而言,如果能省錢糧拿下荊州,絕對好過窮兵黷武啊!”向朗也開口道。
求和的條件也很直白:劉表從屬於周野,聽從太後懿旨,雙方罷乾戈,而荊州人事暫時保持不動,向太後周野)繳納錢糧為供。
“主公,不管他答應與否,這洽談期間也能拖延一些時間。”蒯良再次道:“可內構城防,再擴兵馬!”
“好,那就依你之計!”劉表拍定主意,又道:“何人為使?”
“我願親自前去。”蒯良起身道。
“荊州大小事務,皆要賴你參謀,不可。”劉表搖頭,目視蔡瑁,道:“蔡家可否派出一人?”
“好!”蔡瑁點頭,他知道劉表打的是什麼主意。
雖然蔡夫人被帶走了,但劉表對待蔡家的態度,還是毫無變化。
這一次定是想要趁機將蔡氏取回。
“巨達也替我走一遭。”
“好。”向朗起身。
“冠軍侯麾下不乏智者與善辯之輩,當再差幾人。”
“南陽江夏有人口三四百萬,日夜勞作,我不信他能養得活那麼多人!挑幾個賢人過去,揭穿他的謊言,好叫荊州百姓知他暴虐!”
“始皇一統天下方建長城,依舊至白骨累累身負罵名,江夏南陽餓死累死之人隻怕不儘其數!”
諸文武先後開口,蒯良也推舉出幾人。
“襄陽名士龐德公。”
“平原禰正平,為避北方戰事,亦在荊州!”
“龐德公早已隱居,不知他是否願意出山。”劉表皺眉。
“為荊州安平,他一定會答應的,主公派人去請便是!”蒯良笑道。
“那禰正平又是何人?”劉表問道。
“此人性烈如火,心直口快,卻才華不凡;冠軍侯若是怒而殺之,則背負惡名,若是隱忍容他,此事必成!”
劉表即刻安排了下去,同時讓人出襄陽,將信送給周野。
計謀已出,就是不知道他會不會答應啊……
要是連談的機會都不給自己,那一切白搭。
襄陽城北,屋舍之中,龐德公輕輕點頭:“既是百姓安危,我願意走一趟。”
“荊州之幸!”劉琦抱拳道。
“不敢當。”龐德公看向屋內,喊了一聲:“統兒,你不是說要去會會那諸葛亮嗎?”
屋子裡走出一個沉默的少年,抬起了頭。
他看上去有些木訥,但眼睛裡卻透露著這個年紀不具備的睿智。
“琅琊諸葛,河內司馬,早有耳聞,願去一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